王迪俊,男,汉族,1977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胶州人,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第八分公司207路线驾驶员。
八分钟急速救援,驾驶员处理冷静。10月15日下午,王迪俊驾驶207路公交车由青岛北站发往青岛58中学。15时30分许,车辆行至青岛58中学站时,车厢内一名男性乘客突然倒地抽搐,王迪俊见状立刻停车上前查看。“这位乘客你怎么了,你能否听到我说话?”在多次呼喊没有反应后,王迪俊果断选择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一直陪在晕倒乘客身边观察情况。
过程中,晕倒的乘客突然开始无意识挥舞双臂,王迪俊见状再次拨打120电话寻求帮助。在王迪俊的描述下,医生判断乘客极有可能是癫痫。王迪俊根据医生的吩咐,摘下了乘客的口罩,并为其脱去上衣,平躺于地板上,保证晕倒的乘客能够顺畅呼吸,见乘客病情稍有好转,王迪俊便不停在乘客身边鼓励安慰:“你能听到我说话吗,我已经拨打120,救护车马上就来,你再坚持一下!”。
几分钟后,救护车到达现场,经过简单的沟通后,王迪俊与急救人员共同将晕倒乘客转运至救护车,拉往急救中心进行诊治。在确认救护车安全驶离后,王迪俊便继续投入营运工作当中。
因善举获评“最美驾驶员”,他又将奖金作善款赠予困难学生。2020年5月9日,青岛公交李沧巴士207路驾驶员王迪俊在工作途中发现一位准备乘坐公交车的老人不慎摔倒,见状,王迪俊立即停稳车辆将老人扶上了车。虽耽误了几分钟的运行时间,但驾驶员临时“脱岗”搀扶老人的暖心举动却获得了车上乘客的点赞。王迪俊也因此获评青岛公交“最美员工”。与荣誉一起到来的,还有2000元奖金,但他认为荣誉属于组织、属于集体,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分内的事,奖金他一分都不能留,要捐赠给有需要的人。随后,他将这份爱心继续延续下去,通过联系青岛市微尘公益基金会,将公司奖励的2000元奖金,捐献给了微尘基金,定向资助西海岸新区琅琊镇的一名贫困学生。
据了解,受捐助学生的哥哥高位截瘫12年,无生活自理能力,爷爷患有肝病长期住院,姥爷右手缺失属于残疾,监护人父亲离家5年,全家只剩下母亲一人靠打零工维持家用。王迪俊说:“这些钱虽然不多,但希望能解燃眉之急,生活有困难不要怕。希望孩子鼓起生活的勇气,好好学习,为自己的哥哥和妈妈撑起一片天。”
锤炼服务技能,打造美好出行。207路公交线路途径老沧口居民区、李沧商圈、学校等站点,老年乘客较多。结合这一特点,王迪俊不断坚持“标准化+亲情化”特色服务,坚持始发站站立式服务,规范抬手“请”动作,树立车厢“服务生”形象。
每次王迪俊进站总会主动站立式为乘客服务,跟上车的乘客说一句“您好,请上车。”,虽然短短的一句话但温暖了乘客的心田,上车的乘客也会很互动的跟王迪俊道一声 “您好”。在车辆运行期间每当乘客出示健康码或一码通给王迪俊看时,他总会微笑着跟乘客道一声“谢谢”,车辆即将到达终点站时暖心提示乘客携带好自己物品下车,到站时则站立式与乘客再见,他以优质的服务迎送每一位乘客。无论是炎炎夏季迎着朝阳,还是寒风凛冽披星戴月,王迪俊坚守岗位、初心不变,安全行车里程26万公里,始终为乘客提供优质的车厢服务。
同时针对老年乘客行动不便的特点,驾驶员王迪俊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独创“90°进站停车法”和“360°起步观察法”,提倡车辆进站停车时站台边道石与车头停靠角度呈90度直角,车厢上客门与边道石不超过20cm,确保行动不便的老年乘客能一步登上车厢;车辆起步时,驾驶员通过反光镜进行360度地观察,当发现行动不便的老人赶来时耐心等待,待老人上车坐稳后方可出站。王迪俊推出的工作法不仅规范了车辆进出站标准,还有效避免了老年乘客车内伤等事故,构建和谐稳定的驾乘关系。
擦亮社会公益的志愿服务名片。多年来,王迪俊的服务从车厢延伸至社会公益。通过参加“礼沧乐巴·爱忆起”志愿服务团队,王迪俊利用空闲时间前往社区服务点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项目,磨刀、理发、编马扎……多种多样的类型深受居民喜爱;此外,王迪俊还定期组织“爱忆起”志愿团队前去看望怡顺社区残疾乘客纪师傅和黄岛琅琊镇的贫困学子小旭,进行结对帮扶,为他们送去生活补助和日用百货,还会贴心地为他们打扫卫生、理发,解决生活难题;疫情期间,王迪俊带领“爱忆起”志愿团队毅然前往社区,帮助居民消毒清扫,协助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等服务。工作之余,他们还会到铁路北站东广场站岗执勤,开展防疫宣传、消毒清洁、督导检查等。王迪俊主动担当,无私奉献,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展示着青岛公交人的时代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