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英,男,1952年8月出生,鼓楼区洪山镇洪山桥社区居民。他工作后就开始和母亲共同照顾自幼肢体残疾的哥哥。当母亲年岁渐高,身体每况愈下,他耐心陪护照料母亲和哥哥,穿衣、洗漱、喂饭、翻身、倒大小便以及就医等,不厌其烦,任劳任怨忙碌着。母亲去世后,他在家境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毅然接过照顾兄长的重担,数年如一日。他积极帮助照顾与兄长同住的残疾老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暖心故事。他主动投身社区建设,帮助左邻右舍,照顾独居老人,用行动汇聚爱心暖流。曾获评鼓楼区身边好人。
孝感天地,德播人间
作为一名儿女,他常对妻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孝顺不仅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万华英的哥哥自幼肢体残疾,自1971年工作起,他就和母亲一起照顾残疾哥哥,哥哥身体不适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
万华英母亲因长期辛苦劳作,身体落下疾病,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陪母亲去医院做各种化验检查。母亲住院期间,他任劳任怨帮母亲穿衣、洗漱、喂饭、翻身、清理大小便等。老人病重之时,他望着自己的母亲,强忍泪水坚持陪护,并对母亲表示,自己将继续照顾哥哥到最后!
爱心接力,温暖兄长
2015年母亲去世后,他践行对母亲的诺言,主动承担起照顾哥哥的责任。即使面临下岗危机,小孩每年的学费、生活费犹如一座大山压在他心头,但即便面对生活重压,他也没有推脱,一边用业余时间学习土木技能,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一边30余年坚守在哥哥身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2019年初,哥哥臀部生疮日渐严重且疼痛难忍,而万华英年事已高精力不足,家中其他兄弟身体也大不如前,照顾哥哥无法再如从前那么细致入微。他慎重考虑、与哥哥充分沟通后,为哥哥办理了入住养老院的手续,并承诺哥哥,就算住进了养老院也会每天看望哥哥。现在,每天前往养老院看望哥哥已成为他生活的常态。
邻里团结,助人为乐
无论何时,他都会主动帮助邻里,让原本互不认识、熟悉的左邻右舍,变得“不是一家人,亲如一家人”。黄勇秋老人在世时被万华英照顾的事迹,至今仍被邻里津津乐道。有次,万华英不小心摔伤了手臂,但是他仍担心在病中的黄勇秋老人,因手臂受伤无法下厨,他特意去面店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送到老人家中。疫情期间,他更是主动请缨,协助核酸采集,维持现场秩序,说到这些事大家都不由自主为他竖起大拇指。
万华英用他在平凡生活中持之以恒的点滴善举,汇聚爱心暖流,温暖、感动着身边人,在邻里间树立了孝老爱亲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