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泽金,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创业学院院长,湖北省抗疫先进个人、湖北省职业教育抗疫先进个人。他10余年专注于专创融合研究与实践,推动创新场景、创业场景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是湖北省科技创新团队评审专家、湖北省经信委特聘服务专家、中国创翼、创客中国、创青春、互联网+、军创杯等赛事评委,同时兼任中华职教社创新创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华中科技大学MBA 社会导师、武汉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武汉科技大学创业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开放大学创新创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高泽金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创业学院院长,专注于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用创业场景推动教育改革。他对党忠诚、对党的教育事业饱含深情、全情奉献,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他的责任担当、无私大爱,渗透在他的工作、生活和危机时刻的付出中。
高泽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定的在真实的教育场景中让学生体会行业需要、构建专业逻辑,在真实、复杂的问题处理中感受时代召唤、拓展能力维度。他变革课堂环境,激发了所有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他在处理繁重的行政事务的同时,每天12个小时以上陪伴在学生身旁,全年没有节假日。从周一到周日,他几乎每天早上7:30到岗、晚上10点钟下班。他要求每一个孩子每周做学习计划、总结,每天做学习分享、练习演讲,每周读完一本经典书籍、做2个自媒体作品;5-6人组建一个稳定的学习小组、协作完成整个大学生涯、每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他的努力下,他和创业学院教学团队培养出了一批自信、勤奋、爱分享的掌握多种技能的优秀学生。这些孩子的变化,正在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提供注解。
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高泽金认为这是用身教代替言教的机会。在党中央决定关闭离汉通道之前,高泽金同志火速组建了“抗疫情民间行动”社群,通过发动社群246位爱心人士力量,全力以赴投入抗疫。1月24日,为了帮助疑似患者夫妻的3岁宝宝和3个月大的宝宝,他克服封城、断路和交通阻断重重困难,不顾个人安危想尽千方百计在24点整将孩子姑姑车辆接过了关卡,这天的大年夜他甚至没能陪伴父母,其实这一天,他只睡了3个小时,吃了一顿饭。
2月底,他组建的志愿者团队收到一条求助信息,一位名叫陈东的盲童所在学校的老师说,东东没有手机卡,上网课时只能去蹭公共WiFi,无法随时掌握孩子情况,孩子的班主任在外省,而且武汉封城,其他老师也无法去找孩子,学校老师希望志愿者帮忙找到东东。他带领志愿者们分兵多路寻找东东母子。给陈东东买了电话卡、生活物资。他联系了民政部门,将母子送到酒店安置。他和一名同事每月帮扶孩子500元生活费,并联系专业的爱心志愿者进一步帮助陈东东,让他能融入社会,更健康地成长。
疫情期间,他个人捐款1.1万元,协调各方资源为协和医院等数十个单位提供了口罩40余万只、防护服3万余套等大批医护物资,价值超过千万元。为数十个方舱医院、隔离点提供了价值500多万的蔬菜、餐包、水杯、干粮等生活物资。他提供的人工智能呼叫系统、协助开发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都为社区防疫工作发挥了独特的贡献。他帮助协调了数十起急重症患者入住医院、协助4批救灾者顺利实现进入武汉抗疫,部分救助案例在互联网传播了巨大的正能量。
高泽金坚持教师本色,时刻注意用他的一言一行传递正能量。他很早就开辟了自己的“大学双创”公众号、“高泽金老师”抖音号和微博,坚持每周发表教育思考、转发正能量事件。
以疫情期间为例,他先后写下50余篇、15万字的文字、呼吁积极开展救灾和自救。比如:《只做根须,不做飞絮——一个武汉市民的倡议》、《疫情当前,“霉体”和“键盘侠”都需要好好消毒》、《所有重大灾难,都是一面照妖镜》、《不顾安危连续奋战的3个昼夜,才应是焦点》等经典文章实现网上阅读量近百万,用朴素无华的文字讲述真实的校园抗疫故事,用大义凛然的文字体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用铿锵有力的文字传递了武汉人民坚决打赢抗疫保卫战的决心。
高泽金深信,创新创业中孕育着无穷的生机,蕴藏着“中国梦”的未来,酝酿着人才培养的希望。他从2009年开始就坚持先深入企业一线、体验创业艰辛,再呼吁创业实践、释放人才红利的路线。先后辅导了凤娃古寨、梦软科技等一大批优秀的创业企业,开发了40余门创业课程、100多套创业辅助和教育工具,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
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他依然数十次立足线上直播讲座,向全省10000余创业者、中小企业主宣讲政策。他通过公众号分发课程内容、抖音直播授课、社群交流讨论、协作文档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他还多次开展各类调研和为政府建言,向省委统战部和武汉人社局提供系列调研数据,为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现状摇旗呐喊。他的建议稿,先后获得尔肯江同志、孙志军同志等省市领导的批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