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师德楷模 > 孙宏伟

孙宏伟

「承德市双滦区大庙镇大庙小学教导副主任」

  孙宏伟,女,满族,大学本科学历,1983年11月生(35岁),现任双滦区大庙镇大庙小学教导副主任,中共党员,承德市作家协会会员,承德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会员。

  2007年8月,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她怀着一颗驻守乡村教育的初心,来到了座落于大山深处的大庙镇大庙小学,面对当时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她从未动摇过坚守的初心,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秉承“爱和真诚”的教育理念,时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爱心和汗水浇灌出一朵朵山乡教育的花蕾,她爱生如子,把孩子们的故事书写成悦动的诗行,传递于各大报刊之间;她积极上进、刻苦钻研,荣获了2009年全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第一名的桂冠;她用大爱之心做教育,为了给贫困儿童募集助学基金她不辞辛苦、不畏寒暑,四处奔波。突出的工作业绩让她先后被评为“承德市教学能手”“承德市师德标兵”“承德市学科带头人”,质朴的仁者师心,让她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2013年9月承德电视台公共生活频道《今日视点》栏目为她做了专题报道。

  正值事业上升期,为了挽救一个宫外孕大出血女孩儿的生命,她主动让出了自己剖宫产的手术台,导致第五腰椎双侧骨裂,落下终身腰疾。面对失聪的左腿,她阳光、洒脱,从未对自己的决择后悔过。两年的病榻生活,她用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诠释出生命正能量的意义,把希望的阳光带进她住过的每一间病房,感染了一个又一个患者。

  2016年8月,重拾健康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实验小学优越的工作环境,再次回到大山,回到大庙小学——她梦想起航的地方。为了拓宽乡村孩子的认知视野,她不顾身体的疲惫,利用休息时间为孩子们编写出校本教材《中华传统经典诗词读本》;为了留住更多的年轻教师驻守大山,她创办了“校园成功讲堂”,搭建起新教师成长的平台;她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带领老师们积极申报科研课题,探索农村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时光不负耕耘,一路的汗水、一路的执著,终于又让她迎来了教育生涯中的第二个春天,2017年6月她被授予“河北省优秀教师”的称号;2018年8月,她被国家教育部列入“全国首批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2018年9月她的先进事迹被双滦区委宣传部选送到承德市参加了“2018年承德市365百姓故事汇宣讲活动”,2018年10月在承德市委宣传部的推荐下,赴省会石家庄参加了“2018年河北省‘365百姓故事汇’优秀作品预展演活动”,在现场引起强烈反响。双滦广播电视台、承德电视台“教育在线”栏目、河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分别对孙宏伟老师的教育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教育生涯十余载,工作上她是执著求索的追梦人,先后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获奖五十余次,主研承德市教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一项,主持承德市教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一项,荣获省、市级教育科研成果两项;生活中她有着大爱的育人情怀,十余年里她一直坚持从事贫困儿童爱心公益救助活动,把孩子们的故事流淌成诗意的文字,她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在《承德市廉政文化巡礼》、《品竹沙龙诗选》、《竹园春秋》、承德日报、承德广播电视报、雷池文化报等各类刊物发表。她的教育故事更像是一个执著逐梦的奋斗史,每一个学生、每一项工作在她眼中都是一件唯美的艺术品,需要精雕细琢,不允半点瑕疵,她在育化一个个人才的同时,也在坚守着自己的教育初心、编织着自己的青春之梦……

  爱——世间最美的语言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关爱,是心与心之间最好的桥梁。”对学生孙宏伟老师一直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温情以待。

  2009年冬天,甲型H1N1流感疫情严重,为了做好学生的疫情防控工作,刚刚新婚一周的她,就走进大山进行家访排查。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功课,高烧39.5度的她还坚持站在讲台上上课,在校长的严令催促下,她仍然坚持讲完最后一个生字才去医院输液。当医生告诉她如果再晚一点儿右眼就会被烧坏时,她却开玩笑的说,“自己总是有这么一点儿好运气!”

  2015年孙老师了解到东沟村的沈渤浩同学父亲瘫痪多年,家境贫寒,北梁村的韩增辉同学出生在残疾人家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面对这种情况孙老师心急如焚,她一面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两个孩子,一面顶风冒雪地四处奔走为两个孩子联系社会捐助,经过一个假期的努力终于为孩子们筹集到了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助学基金,孩子和家长们每谈及此,无不潸然泪下。

  一年级的王思蕊同学被离异的父母抛弃,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为了给敏感的小思蕊正确的成长引导,孙老师像母亲一样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给孩子送饭、买衣服、在班级中开展各种活动转变孩子性格、利用休息时间给孩子辅导功课……如今已经步入高中校园的王思蕊同学逢人便说,“是孙老师教会了我怎样微笑着去生活。”步森同学母亲入院,孩子郁郁寡欢,为了调整孩子的学习状态孙老师多次到医院探望、与家长及时沟通,终于看到了孩子如花的笑靥……学校的走廊里、操场中、花园旁、球场边你时时会看到她与学生或促膝谈心、或嬉笑游戏的身影,她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分享他们的成功和快乐,让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涌动着爱的暖流。

  2010年现代信息技术通信设备逐渐走进大山,她抓住这一契机建立起了“班级信箱”和“爱心QQ互动平台”搭建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老师与家长之间交流的桥梁,通过心灵凝聚打造出一个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风貌。几个学年下来,她所带的班级一直悬挂着醒目的流动红旗。她与每一位家长都相处的如同家人一般,虽然教过的第一批孩子早已跨入高中校门,可是家长们至今还经常与她交流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毕业的孩子们也像对待自己的亲姐姐一样和她说些小秘密,听听这位大姐姐的指导。

  她如润物无声的春雨,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情丝、真诚的微笑、灼热的情怀、满腔的师爱,点点入地,滋润着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心田。

  执著——世间最坚韧的追求

  为了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她始终有一种执着的信念,扎根在教育这片沃土上,不计时间,不计得失、不计名利,不断地汲取,又不断地付出。汲取的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养料,付出的是自己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忱。她深知现代教育需要锐意创新的教师,学生更需要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导师,于是她不断地学习充电,不断地寻找自我提升的源头活水。袁振国的《教育新理念》、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说起这些,她如数家珍。她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猎取知识,就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求学者。知识让她满足,让她充实,更让她享受教育的快乐。

  她对教育的认知从不固缚于课堂,她不仅关注孩子的课业成绩,更注重对孩子视野的拓展,她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山村孩子编辑了校本教材《中华传统经典诗词读本》,为了丰富农村寄宿制学生的校园生活,她积极组织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涉及“国学经典启蒙”“生活观察”“交际与沟通”“想象与创新”……等各个方面,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校园生活还把文化学习、能力培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乐此不疲。

  大山里的教学条件无疑是艰苦的,每一年大庙小学的老师都是来了又走,甚至有许多年轻人报道当天就会拉着行李箱离开。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孙老师的心都会疼的无法言说。她知道这里的孩子们对知识有多么地渴求,她更知道留住老师对大庙小学的孩子们有多么重要!一个的力量毕竟太有限了,要想让大山里的孩子们接受更全面、更完善的教育,就必须留住更多的老师,留住更多有魄力、有思想、有教育信念的好老师。

  她向校领导提议创办了“校园成功讲堂”,每学期都组织老师们借助成功讲堂的平台开展“留心”“提质”活动,为老师们搭建展示和成长的舞台,教育故事演讲、教师读书交流会、名家进校园、教师基本功竞赛……每次开展活动的同时,她都不忘给老师们写一首小诗、送一句鼓励,让年轻老师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在大山里执教的成就感。

  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特长,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带领老师们结合农村小学教学现状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先后组织了承德市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重视课外阅读指导 提高阅读能力》和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成功教育“1346”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两项课题的研究工作。随着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年轻老师们开始被她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执著的教育精神所折服,有几个年轻的老师悄悄告诉她,“孙姐,这里的条件不好,离家又远,来的时候我们真不愿意多呆。但是现在真舍不得你,舍不得孩子们。”

  山青水秀的大山孕育着教育的质朴,也孕育出了淳厚地教育情怀,孙老师相信,这些年轻人一定会在这里成长起来,也一定会像她一样爱上这里,奉献于这片土地,她要用她的故事、她的努力,把这些种子留在这里,让这里长出更加繁茂的森林。

  无我——世间最高的境界

  2009年5月她到北京参加学习,当时重度烧伤的父亲就在北京住院,家人几次打电话希望她学习结束过去看望一下父亲,可是一想到毕业班的孩子们,她还是流着泪急急返回了学校。

  2010年7月外婆因心脏病去世,从小就在外婆身边长大的她无法承受这突来的噩耗晕倒在地,但是因为放心不下一年级的小学生,她在外婆坟前磕了三个响头之后又回到了讲台上……

  2012年3月,十月怀胎的她迎来了自己的小生命,然而当家人满怀期待地守在手术外等待时,等来的却是正准备剖宫产的她,把手术台让给了宫外孕大出血急救病人的消息。为此,导致了她第五腰椎“弓峡部双侧骨裂”,左腿失聪,整整卧床两年,落下了终身腰疾。当亲友们赶去探望,问起她是否后悔时,她在病床上坦然微笑着说, “那是一个如花似玉的生命啊!与一条鲜活的生命相比,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2013年过度劳累的她因腰疾和严重的颈椎病住进了医院,可是她放心不下班级的孩子们,趁治疗间隙背着医生和学校领导,偷偷的返回教室上课。在北京协和医院和积水潭医院辗转住院的日子里,她每天都不忘用手机给孩子们发一条信息,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面对她执着的事业心,就连久经历练的老领导也流下了眼泪。教育人生十余载,没有一位家长不被她的挚诚所打动,没有一位同事不为她的敬业所感佩,没有一个学生不为她的付出而感动。

  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但是她却在这平凡的教育岗位上演绎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正如她所说的那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一切。教育本就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需要一个坚定的信念、一份无怨无悔的执著……”爱无价,情永恒。为了一个执著的教育理想、为了一个永恒的教育之梦,她把自己全部的爱、所有的情都倾洒在了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漫漫青春追梦之旅,她会一直这样跋涉下去、耕耘下去、探索下去、追求下去……

孙宏伟相关资讯:

  • 2020年承德好人
  • 【孙宏伟】同名的人物

    孙姓名人

    师德楷模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