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布日额,男,1963年10月生,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中共党员。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教授。
鲍布日额,男,蒙古族,1963 年 10 月生,中共党员。1987 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2003 年 10 月考入蒙古国卫生科技大学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5 年 10 月毕业,获药学博士学位。
一、思想进步,政治合格
立场坚定,思想进步,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坚持清醒的头脑,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认真细致,艰苦奋斗,恪尽职守,以身作则,时时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较强的党性。从不放松自己的思想改造,具有较强的为人民、为党、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较高的政治素养。
二、刻苦钻研,素质过硬
2006 年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 年晋升教授,2018 年被聘为二级教授。2015 年始招收博士硏究生。2017 年兼任蒙古国卫生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被评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学者”,自治区“321 人才工程”二层人才,内蒙古“草原英才”,2017 年、2021 年内蒙古“草原英才”滚动资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突工专家”,获国务院政府津贴;内蒙古卫计委评为蒙药鉴定学学科带头人,内蒙古草原英才“蒙药资源调查、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创新团队”带头人;获内蒙古民族大学评为科技成就突出贡献奖,获通辽市科协优秀科技工作者和通辽市融入地方发展的高校优秀教师,获内蒙古蒙医药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年被内蒙古科协评为“创新先锋岗”称号、通辽市评为“创新先锋岗”称号。
成果《药用植物彩色显微图片集》荣获自治区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常用蒙药的本草考证及质量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哲里木蒙古族民间药的本草考证及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哲里木蒙古族民间药的本草考证及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科尔沁蒙古族民间药学遗产的挖掘抢救整理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科尔沁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药材质量研究》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尔沁蒙古族传统药物》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著作二等奖,《蒙药资源调查与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及蒙药新药开发》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常用蒙药德本草考证及质量研究》获通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蒙医用达克沙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获通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科尔沁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药材质量研究》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优秀著作一等奖。
三、工作勤恳、扎实,成效显著
从事教学工作 35 年,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蒙药学、蒙药鉴定学、蒙药栽培学和药用植物学、医用生物学、医学科研方法、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的蒙药专论和医学分子生物学,蒙药博士生的医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理论、实验课教学任务。先后培养了 25 名硕士生,20 名毕业,5 名在读。3 名博士生,1 名毕业工作。
先后完成了:中医药管理局规划教材《药用植物学》(主编)、《药用植物学实验》(副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药用植物学》(主编)、《蒙药鉴定学》(副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协编教材《中药商品学》(副主编)、《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基础》(副主编)等 7 部教材的编写。编写出版了《科尔沁蒙古族传统药物》、《科尔沁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蒙药鉴定学技术与方法学》、《特金罕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图谱》等专著 4 部,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 28 项科研课题,其中 4 项经过技术鉴定获国内领先水平;先后发表有关蒙药学术论文 158 篇,其中国家核心刊物论文 56 篇,教学研究论文 11 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3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