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朝,男,1964年10月生,汉族,安徽六安市人,中共党员。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现任安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兼任世界华人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男科与性医学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安徽省医师协会会长等;担任19家杂志常务编委或编委;任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奖、华夏医学奖等国家、省(部)级科技奖评审专家等。
获得荣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二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江淮十大杰出青年、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安徽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获中国泌尿外科最高奖“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中国微创泌尿外科领域最高奖“金膀胱镜奖”、首届“安徽省创新争先奖章”及亚洲男科杰出贡献奖等。
一、医疗工作:完成国内第二例、华东第一例3D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在国内较早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等,累计完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等高难度微创手术超6000台,并不断创新手术方式。
1.国际上首次提出“腰腹联合”入路达芬奇机器人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使手术既有较大操作空间,又易游离暴露肾血管,并在国内外推广应用,手术视频被美国《Journal of Endourology》杂志录用并供全世界同行学习;
2.国内外首次提出腹腔镜解剖性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术要点及处理方法,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
3.规范B超定位下经直肠前列腺“12+X”穿刺法,既有效兼顾前列腺各部位,又重点针对前列腺可疑病灶,提高穿刺阳性率,减少并发症,成功举办多期国家级前列腺穿刺培训班;
4.国际上首次提出“前列腺盆腔综合征”代替传统的慢性前列腺炎新理论,减少该病过度诊断和治疗,避免抗生素滥用,取得广泛共识;研发微能量冲击波治疗仪,有效缓解难治性患者骨盆区域疼痛,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5.作为大会执行主席,成功承办第24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会议规模创历史新高(国内外参会代表超过10000人,论文投稿10347篇,手术转播48台次,会议发言505人次);
6.近五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受邀手术演示和大会报告200余次,有效推动中国泌尿外科事业发展。
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其他各类基金20余项;先后在《Molecular Cancer》《Bio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200余篇;主持完成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获授权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3项。国际上率先研发5G/4K无线智能腔镜,实现腔镜系统无线化、智能化和小型化,使各类微创手术在各级医院、战地、救灾、院前急救等特殊条件下得以广泛应用。领衔小口径激光电切镜的研发与应用,通过巧妙设计激光电切镜结构,研发适合中国人体结构的小口径激光电切镜并应用于临床,有效解决临床难题,减少术后并发症;担任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安徽省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等,有效提升安徽省泌尿外科诊疗和研究水平,辐射推动长三角泌尿外科一体化发展。
三、教学工作:出版著作10余部,主编《男科学临床关键技术》《前列腺疾病》,副主编《郭应禄男科学》,《坎贝尔泌尿外科学(中文版)》等多部专业书籍。培养博士后4名,博/硕士研究100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