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师德楷模 > 孙颖

孙颖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副主任」

孙颖

  孙颖,女,1974年5月6日生,汉族,黑龙江七台河市人,中共党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副主任(医院副院长)、教授。

  孙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2019)、人社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20)。现任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从事鼻咽癌临床诊疗工作 20 余年,她以“四个面向”为导向,系统性开展“鼻咽癌的精准治疗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系列研究,并取得如下成绩:

  1.创新鼻咽癌“人工智能+精准定位”的放射治疗模式,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大幅提升不同医院的同质化诊疗水平

  由于缺乏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全世界范围内,鼻咽肿瘤靶区勾画依然高度依赖医生的经验人工完成,导致了治疗精准度、治疗同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孙颖教授带领团队历时 10 年,建立了肿瘤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正常组织损伤的图谱,进而阐明了肿瘤的发展规律,其中 2 项研究成果被美国 NRG 指南采纳。

  进一步通过医工结合的技术创新,基于三维多尺度卷积型深度神经网络完成基于语义的图像分割,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人工智能精准定位鼻咽癌肿瘤和正常器官。临床验证人工智能辅助下,所有医生的靶区勾画水平都有提升,尤其大幅提高了经验不足医生的水平;受保护器官也由 15 个增加到 43 个;医生操作时间从平均 3 小时缩短到 0.5 小时。

  为了打通“科研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医生及患者受益于科研成果,通过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原创性地建立了:①符合中国国情、国际领先的放射治疗数据整合平台;②肿瘤放射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自动勾画平台;③国际上数据维度最广的鼻咽癌真实世界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精准定位技术在国内 60 余家医院开展临床应用,累积调用逾 8.5 万人次,大幅提升了各级医院的治疗精度、同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2.研制出鼻咽癌“最佳时机+药物”的化学治疗方案,牵头制定国内/国际指南,让中国患者受益的同时,改变了全球临床实践

  由于血道存在的微小转移灶,20%的鼻咽癌患者单纯放疗后发生转移,需要联合全身性化疗。但化疗应用的最佳时机、最佳药物未明。前期发现,国际 NCCN 指南推荐的化疗并不适合中国患者,未能提高疗效却增加了毒副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孙颖教授所在的团队开展了三项临床研究。首先针对最佳的化疗时机,证实了放疗前使用(诱导化疗)的化疗,可以将鼻咽癌 5 年远处转移率由 20%降低到 12%;进一步针对最佳的药物,证实了吉西他滨+顺铂(GP)两药化疗方案可以将 3 年远处转移率由 16%降低到 9%,严重不良反应降低了 2/3;对于极高危的患者,证实放疗后的卡培他滨口服节拍化疗可将治疗后失败风险显著降低 50%。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医学顶刊 N Engl J Med、 Lancet 等,均被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临床治疗指南采纳。担任联合主席牵头全球 4 国家 23 位专家制定了中美联合鼻咽癌诊疗指南,实现了从指南证据提供者到指南制定者的转变,让中国的科技创新在让中国患者首先受益的同时,最大范围的惠及全球患者。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数学与医疗健康交叉重点专项”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项的支持。近 5 年(2017 年~至今),她以通讯(含共同)作者发表 SCI 论著 60 余篇,包括 N Engl J Med(IF 91.2)、Lancet(IF 79.3)、Lancet Oncol(IF 41.3)、J Clin Oncol(IF 44.5)等。5 项研究成果被 NCCN、NRG 等国际指南采纳。申请中国/香港/国际 PCT 发明专利共 13 项,已授权 5 项。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 7 项。

孙颖相关资讯:

【孙颖】同名的人物

孙姓名人

师德楷模

同年(1974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