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顺,女,朝鲜族,党员,延新小学校教师。金老师结婚后一直与公婆同住,06年婆婆不幸查出尿毒症,为了支付医疗费,丈夫出国劳务,照顾老人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身上。婆婆住院期间,她每天凌晨4点起床,给婆婆送饭,送孩子上学,同时还要照顾病重的公公和90岁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不辞辛苦,用她柔弱肩膀为家人撑起蓝天,用乐观让周围的人感受着生活的幸福与希望。生活重担没有压垮她,反而让她更优秀,先后获省学科带头人等
事迹详情:
金永顺,女,朝鲜族,1978年6月生,中共党员,延吉市延新小学校教师。
金老师是一个有着20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这些年来,她在生活中孝敬老人、照顾孩子,在工作中加强师德修养,完善自己人格,尽可能用美好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她牢记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时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自己的每一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孩子和学生的榜样。
2000年8月,金老师与爱人结婚后一直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和孩子,日子过得充实且温馨。但是好景不长,她敬爱的婆婆于2006年3月不幸被查出尿毒症,虽然经医院诊治、各种治疗但是病情还是得不到控制,现在仍然需要两天一次透析,生活的重担开始降临在这位年轻儿媳妇的身上。在婆婆住院期间,金永顺老师每天坚持凌晨4点起床,不仅要把饭做好更是冒着严寒酷暑把饭送到医院,然后送孩子上学,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等忙得差不多了又要赶紧忙着去学校工作。
由于婆婆的病情加剧,家里的开销已经严重地受到了影响,金老师的爱人只得选择出国劳务,于是家里的重担再一次降临到这位弱不禁风的女人身上,就在她为婆婆的病情操碎了心的时候,雪上加霜,不幸的再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庭,公公又被诊断为腰间盘突出,并需要手术,虽然金老师再无力承担繁重的负担,但是她仍旧毫无怨言,一手撑起了照顾公公婆婆的任务,让左邻右舍都为之钦佩,夸赞这位好儿媳。
在照顾病重的公婆的同时,金老师还要照顾老公的90岁的奶奶,奶奶岁数大了,身体不好,基本不能自理,起居饮食都要花心思,即使自己再忙再累也从不懈怠对奶奶的关爱。衣服脏了金老师会赶紧清洗,经常要帮奶奶全身上下洗浴,为了不让老人家寂寞,金老师天天抽出时间陪伴在奶奶身边,给她讲身边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让老奶奶笑开花,奶奶常常在邻居面前夸赞孙媳妇,令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女子,用她柔弱肩膀为家人撑起蓝天,用乐观让周围的人感受着生活的幸福与希望。2015年度被评为延吉市“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三讲三爱?感动延吉”巾帼好榜样荣誉称号;2017年被评为延边州“巾帼之美?最美家庭”。
金永顺老师不仅家庭让她照顾得井井有条,在学校也是教学骨干,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日子里,对工作也从来不松懈,担任班主任兼年级教研室主任的她,从来不因为家里的原因而请过一天假,在工作上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记得上学期,班级姜大卫同学由于气候骤变,感冒突然严重,她立即带他去了河南医院。在打点滴时,他仍然头疼难受,她一直陪在他身边给他鼓劲加油,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治疗,病情才得以好转。还有班级中有一名心理焦虑的男孩子,经常不爱上学,于是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促膝谈心,及时对他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他步入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当中。金老师时不时在班级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理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金老师作为学校及市、州级、省级骨干教师,在小班化教育的新形势下,她孜孜不倦地学习,吸取最新的教育思想与观念,确立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核心,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圆满的完成州级,市级小班化教学任务,起早贪黑的研究教案,为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写了又改,反复的研究当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了转变,在教学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充分的发挥起来,树立了在课堂上自己能知道学什么,怎样研究,怎样探究的意识。同时她又格外重视了学困生的辅导。每天坚持一小时以上的对学困生的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的成绩有了显著的转变,她们班智力差的两名学生也能保持及格了,其它学生几乎都能达到良好水平以上了。每学期期末成绩,她们班的数学分数在学年遥遥领先。她用真心去珍爱、维护这份光荣的职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吾将上下而求索,去追寻那最美的一片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