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敏,男,汉族,1976年5月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1999年参加工作,先后任项目技术员、项目总工、分公司总工,现任中建筑港第一事业部总支书记兼经理。入职以来,他始终扎根一线,坚守品质创新20余年。先后担任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科学号”新家-海洋科考基地等多个重点港航工程的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建证了中国“国之重器”海洋基地建设品牌的成长。他多次获评“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全国水运建设行业优秀项目经理”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带领团队为国家深海基地、烟台港龙口港区27#~29#通用泊位等工程争创了 “泰山杯”奖、水运交通优质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等5个省部级、国家级质量奖。
履行央企责任,优质高效履约
服务国家新旧动能转换、海洋经济等重大战略工程,承建的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科考基地、烟台龙口港、潍坊欢乐海游艇码头、女岛港升级改造等系列工程,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完善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强劲活力。近年来,他带领项目团队坚守施工一线,创造了董家口港区中心路80天快速建成通车,工作船码头项目6个月完成900米岸线系列配套工程,国家科考基地项目仅8个月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等一个又一个“筑港速度”。同时,他通过为国家深海基地、国家科考基地项目等重点工程设计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艺,近三年累计创效3988.8万元,节省工期436天。
强化科技创新,着力创优争先
他掌握超高技能,累计编制施工方案千余项,个人研发成果取得国家专利、省部级以上工法和QC成果29项,《码头胸墙现浇与预制结合施工工艺》等2项关键技术经鉴定为国内领先。本人主导的3项工法获评省部级工法。勇于体现领军作用,协助上级政府单位编制《青岛市水运工程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管理规范》等3项青岛市工程建设导则和标准。新技术创效额累计达806.3万元,缩短工期累计272天。发挥“导师带徒”作用,带领公司技术质量团队,注册科研课题10个,形成国家专利56项,省部级工法14项,国家级QC成果1项,省级QC成果3项。同时,他在国家深海基地项目中,为给“蛟龙号”顺利安家,带领团队创造出“销轴法”“一船多拖”等技术工法,“销轴法”降低人工成本97.5%,“一船多拖”工法节约成本600余万元。
深植文化品牌,党建引领发展
大力推进“红帆工程”品牌深植计划,联合业主、村委举行党建共建活动,联合驻地检察院、纪委开展廉洁共建活动,做到市场文化“双融入”。热心社会公益,携手灵山岛小学开展“圆梦灵山岛儿童看世界”公益活动,让灵山岛孩子们零距离接触世界顶级赛事和国家一流科考基地建设项目。同时,还组织参与了“小珠山火灾救援”“为2800余名环卫工人送粽子” “义务植树300余棵助推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活动,彰显了中建筑港作为央企社会责任担当。承办青岛市“工匠杯”技能比武大赛,带动试验、物资等400余人参赛,助力公司获评市级集体、个人奖项24项,获评青岛市“十强”产业争先创优劳动竞赛项目。其中,第一事业部女岛港项目等荣获青岛市“工人先锋号”,2人荣获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5人荣获青岛市“岗位技术标兵”。
着力铸魂塑形,宣传有声有色
他以打造“海洋基地建设尖兵”等多元品牌形象为指引,以国家深海基地、国家科考基地等重点项目为依托,集中精力广泛宣传女岛港改造提升、东方影都游艇码头等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发布外媒稿件近500篇,其中国家级以上媒体近百篇,女岛港改造提升等项目中秋、国庆抢工大干事迹4度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策划的“中建筑港广大青年热议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寄语”、“到父辈奋斗的地方去看看”父亲节家庭日、女岛港升级改造,鳌山湾瞄准“百万吨级”助力形成以即墨东部为中心的港口经济发展圈等得到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央广网、大众网、山东台等多家国家级、省部级媒体的报道和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