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明,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普外科工作38年,熟练掌握普外科各种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手术技术娴熟,临床经验丰富,参与制定我国胆道外科疾病诊治指南5项,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6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3项科研基金,指导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26名。2023年10月获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医学创新奖”二等奖、12月获中国药学发展奖“临床医药研究奖”突出成就奖。2020年获“全国电力职工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立足岗位,树立业界标杆
作为肝胆外科专家,张宗明最看重的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痛苦。多年来,他充分发挥其对普外科各种疑难复杂疾病诊治经验丰富、手术技术娴熟的专业特长,开展了一系列疑难复杂手术,抢救了大批高龄、高危病人,尤其是在老年胆外科疾病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不仅创造了“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的国内外报道患者最高年龄93岁记录(术中照片以附图形式发表在ChineseMedicalJournal,2023,136:1037-1046),而且践行了国家把优秀论文写在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
医者仁心,点燃生命之火
“医者,仁心、仁术缺一不可”,张宗明以德才救患者于水火之中。30多年来,他屡屡接手过许多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在国内一些著名医院未能有效诊治甚至拒绝收治的病人。2020年3月20日,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一位89岁高龄老人,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导致感染中毒性休克,表现为高烧,而被两家知名三级甲等医院拒收住院,慕名找到张宗明,他毫不犹豫收入院,并且挑战腹腔镜手术的上腹部开腹手术史(既往有开腹胃癌根治术)传统禁忌,第一时间通过腹腔镜手术抢救成功,术后10天康复出院,迄今健在。此事迹入选北京市红十字会建党100周年献礼素材,同时,他带领科室28位医护人员联合署名发表了一篇SCI抗疫论文,将其抗疫贡献载入史册。在患者心中他是“救命的恩人”,患者说:“张宗明主任是我们患者的定海神刀,是引领我们患者走出疾病黑暗、奔向健康的黎明!”
笔耕不辍,追求精益求精
张宗明不仅长年辛苦奋斗在临床一线,而且不断总结临床验、著书立说。迄今已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中国工程院院刊(FrontiersofMedicin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6篇(其中SCI论文36篇)。参编《黄家驷外科学》第七、八版等著作15部。
如果说其中一篇论文《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策略》,2018年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是意外收获,2020年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则是意外惊喜。这些意外的收获和惊喜,不仅是张宗明辛勤耕耘的充分体现,也是学术界对他的学术水平的充分肯定,更是有关学术内容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有力推动。
张宗明始终与患者“肝胆相照”,努力践行其恩师、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教诲,展现出一位医者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患者的医术、仁心、仁爱。2020年9月28日,《名医》杂志以《医道至简,大爱无疆》为题刊发张宗明事迹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