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名医风采 > 贺宜华

贺宜华

「禹城市莒镇卫生院院长」

  孟子云: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后仍在今天焕发出夺目的光芒。

  父母在不远游,深深扎根在基层工作的贺宜华有一位已经九十高龄的老父亲。因为在基层工作,每天回家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但他在回家的第一时间就去陪伴老父亲,陪父亲说说话唠唠家常。在为数不多的休班时间里,他基本也都是陪在父亲身边的:父亲的胡子长长了,他会细心发现,细心为父亲剃去长长的胡茬;父亲想出门走走,他会耐心的陪在身边,从不因父亲的步路蹒跚感到厌烦;父亲走累了,他会贴心的为父亲打好洗脚水,精心为父亲洗脚按摩。无论何时他始终牢记父亲的嘱托,从不让父亲失望,孝,他做到了;顺,他也做到了。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战与春节、元宵节相伴而行。自疫情防控冲锋号吹响以来,身为莒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的他一直没回家,面对妻儿老小的牵挂,他毫不犹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贺宜华秉承“抢抓第一时间、守住第一防线”的信念,整日奔波在防控一线,亲自带领流调组进行全镇各疑似病例的排查、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各卡点的消杀、流调体温测量及常规医疗救助等工作。全镇五十个村,每天梳理所有排查人员数据信息,分类管理,做到信息排查零遗漏。

  那段日子经常是忙碌到了黎明时分,天寒地冻,阖家团圆,他依旧在坚守,疫情面前,他仍在战斗。不怕危险、不怕冷,因为他的肩上扛着职责和使命。整日的奔波、走村入户,加班加点让他顾不上吃饭、喝水,吃饭不按时,嘴上起满了泡,同事们看了都心疼,“换个人去下村吧,党员们轮流去。”可是他坚决不同意说,“我是书记,是院长,对群众、对你们都必须负责,万一我被感染,不能再搭上你们。”性格倔强的他,谁也拗不过。

  贺宜华是书记、院长,也是父母的孩子。家中年迈的老父亲、多年头疼的妻子、大学初回的女儿,都等他回家照顾和团圆,多想吃顿团圆饭,多想陪父亲说说话……然而一场战疫,这都成了奢望,只能晚上偶尔抽空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面对电话中父亲的担心,他总是故作轻松,说自己工作很顺利,每天都按时吃饭,身体也很健康,让父亲不必担心,身为党员的父亲也明白他的责任与使命,虽然明白这种病毒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是让他始终牢记做为党员的担当。挂了电话之后的他充满了愧疚,但为了抗击疫情,为了大家、小家,也为了父亲的嘱托他必须逆行而上。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他也能抽时间多去看望父亲。父亲因为胃肠功能不好经常便秘,所以有时候会使用“开塞露”来缓解症状,有次贺宜华去看望父亲的时候,父亲因便秘大便变得干燥坚硬而痛苦不堪,使用开塞露竟也不能缓解,丝毫没有效果,身为医务工作者的他明白父亲此时承受的艰辛,于是便在做足准备戴好手套之后用手小心翼翼的将粪块取出来,整个过程从头至尾他的脸上从未有过嫌弃,但在帮父亲收拾好之后,听到父亲说感觉好多了,他才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当别人问他用手帮父亲取粪块心里不会觉得“膈应”吗?他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作为孩子不能为父亲分担疾病带来的痛苦,但是自己能帮助到父亲,为他减轻痛苦,这不是更应该高兴的吗。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有着几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华民族。贺宜华始终铭记着父亲的叮嘱,既孝又顺,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让父亲在耄耋之年仍能保持着良好的生活状态和愉悦的心情。何以解忧,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贺宜华相关资讯:

  • 第八届德州市道德模范
  • 【贺宜华】同名的人物

    贺姓名人

    名医风采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