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老年病科、康复科科室主任。从医30余年,孙莉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总是耐心为患者解答每项疑问,用心中的“大爱”去引导患者。她始终把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情况记在心中,药方精益求精,删繁就简,力求用高效、简便、低廉的方案为患者解决病痛。在吉林省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她主动请缨,火速率队驰援吉林市,在救治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精准辩证,合理用药,为抗疫救治工作的圆满完成起到了积极作用。先后荣获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第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国家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吉林省名中医,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B类人才等荣誉称号。
以手传心 以医载道
从医30余载,孙莉始终坚持以“大医精诚”为行医准则,以“仁心暖人心,仁术济众生”为行医理念。作为一名中医人,她外修专业素养,内练人文精神,不断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和养生常识,是患者口口相颂的“暖医”。
曾经,有一名去而复返的老患者引起了孙莉的注意,患者沮丧地说不拿药了,孙莉非常了解她的病情,看着老人几近崩溃的样子,试探地问了一句:“老人家,您的病情需要吃药才恢复得快,是不是有什么难处?”老人哭着告诉她:“钱丢了,您把号给我退了吧,我不想治了。”孙莉听到这里,立刻拿出钱包交给她的学生,只嘱咐了一句话:“给她交上钱,一定要让她吃上药,安慰她别慌。”随后继续为患者进行诊断、开药方……
敬业乐群 忠于职守
孙莉作为老年病科、康复科的学科带头人,目前负责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医老年病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老年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优势专科、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建设,国家中医药循证能力提升项目等多个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工作。坚持遵循学科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强化专病优势,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加强领域合作”的核心战略,围绕老年脑病、老年代谢疾病、老年康复及老年共病四个主要方向进行综合、系统研究,构建以眩晕病、老年性痴呆、老年代谢性疾病及睡眠障碍为优势病种的六个亚专科。在疾病诊治的不断探索中,她强调“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始终坚持以中医为主体,将传统中医元素同现代医学紧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年疾病诊疗体系,尤其在眩晕病诊疗方面造诣颇深。她在国内率先提出“眩晕病位在心脑、从神论治”新理论假说和“安神定眩”新疗法,并探索出多种“一体化”诊疗新模式,形成以眩晕病为核心的慢病管理体系,诊疗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使命担当 大爱无疆
2022年3月伊始,吉林省新冠疫情形势极其严峻,抗疫救治工作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始终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护工作者,孙莉主任敢于担当,主动请缨,火速率队驰援本轮疫情的暴风眼——吉林省吉林市。
自进驻吉林市方舱医院以来,她所率领的队伍严格贯彻上级政府指示精神,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肩负守护人民健康为使命,克服各种困难,不惜倾尽所有,力争把救治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作为团队的领队,她更是身先士卒,直面病毒,始终冲在抗疫救治的最前线,充分体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作为一名中医人,在救治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精准辩证,合理用药,为抗疫救治工作的圆满完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业贵乎专,方贵乎纯”,孙莉主任用对事业的执着、对患者的关爱、对病患包容来驱散着病魔的阴霾,用细心、耐心和爱心,温暖着每一位求医问药的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