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莹,女,汉族,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中医学专业博士后导师。30余年来一直工作在内科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第一线,临床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是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学员,结业时获“优秀学员”、“优秀策论”、“优秀论文”奖。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疾病。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痛病(HP感染相关胃病)学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一届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医院协会老年病及康复医疗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女医生协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及长沙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糖尿病协会委员,卫生计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委,湖南省医疗保险管理专家库成员,河北省科技厅、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南通市科技局、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科研评审专家。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脾胃科负责人及袁长津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级课题多项,并为主承担了多项中药新药科研观察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及参编书籍5本。2003年为主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获湖南省高等学校第三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2003年参编全国教材《中西结合内科学》获学院教材编写特等奖。2004年获卫生部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2005年被湖南省教育工会授予“芙蓉百岗明星”。2010年论文《穴位埋线对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细胞凋亡调控蛋白的影响》被评为湖南省第13届自然科学二等优秀学术论文。2013年获湖南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创新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第三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 “溃结宁膏穴位敷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应用研究奖二等奖。2016年“溃结宁膏穴位敷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机理研究”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5年获得湖南省中医药学会2014-2015年度学会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被湖南省教育工会再次授予“芙蓉百岗明星”。2016年在湖南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第七届“芙蓉杯”竞赛中被评为“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2016年被中共湖南中医药大学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201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