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晟利,女,196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黑龙江省医院,任党委副书记。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爆发,马晟利同志临危受命,按照党委的重托兼任实验诊断部主任及核酸检测任务,“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检测能力”,这个重担落在了马晟利的肩上,她用强劲的科研能力及思维,创新并修改了几十项工作流程,率领团队研发程序,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三天后初见成效,二十天后日检测量破千!核酸检测报告时间只需3.5小时!全国两会代表赴京前的核酸检测任务被省委省政府指定在黑龙江省医院完成。黑龙江省医院的核酸检测走在了全国的先进行列,为我省的急诊急救树立了榜样,也让无数个生命得以挽救。
2021年1月,黑龙江望奎疫情反弹爆发,成为全国重灾区。马晟利同志再次挺身而出。2021年1月26日,她接到省疫情防控总指挥及黑龙江省卫健委的命令,连夜火速赶往望奎支援核酸检测,接到任务后她带领“火眼号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当晚6点多钟连夜出发,当时的天气正值我省最寒冷的季节,那天夜里风雪交加,零下30多度,马晟利担心40多人队伍路途安全,直接从办公室奔赴望奎,由于封城封路,风雪路滑,17.5米的移动实验室大挂车和40多名的检测人员,在能见度不足2米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行着,凌晨1点30分大巴车和大挂车全部到达望奎县火箭村。40多人的驻地是一个学校,当晚她跟12个人挤在一间冰冷的教室随着疫情情况不断变化,实验计划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变,由于零下30-40度,实验舱里的消毒锅冻了,无法启动,队员们的脚冻了,门把手冻掉了,队员在舱里被封在里面,机器冻的不能启动等等不断出现故障。马晟利作为全线总指挥,一刻不停地研究解决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为了保证40多名队员出舱后能立即执行生物安全洗澡,她反复协调,自己忙碌10多天还没能洗上一次头。在望奎工作期间,马晟利同志每天工作到凌晨3、4点钟,经常忘记吃药,胃疼、牙疼也一直坚持工作,马晟利同志作为核酸检测全线总指挥,果敢担当,雷厉风行。带领40多人团队昼夜奋战,很快扑灭了疫情。望奎的抗疫,冒着巨大的风险、带着撕心裂肺的悲痛、承受着让人难以想象的艰苦,但却充满着无所畏惧的英勇,一路所向披靡,出色的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为龙江抗疫作出了巨大贡献。
她们把望奎清了零,让龙江百姓过上一个平稳祥和的年。在除夕的前一天队员们回到了家。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领导,“火眼号实验室核酸检测医疗队”圆满而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受到绥化市市委、市政府和望奎县县委、县政府的一致好评。绥化市委市政府以及望奎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黑龙江省医院党委、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省医院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医疗队四面锦旗,锦旗上面分别写着,“不忘初心最美出征,牢记使命战疫有功”;
“火眼相助共抗疫情,风雨同舟真心英雄”。
望奎县人民政府授予每位火眼实验队员荣誉证书和抗疫勋章。面对这所有的这些荣誉,队员反过来拥抱着马晟利同志说,“马书记,您当之无愧!”
应李兰娟院士的邀请,马晟利同志在2020年中国医师协会感染大会及中国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术交流会上做了大会报告。赢得了专家们的热烈掌声和认可。
十月中秋,天空下着大雨,巴彦县出现本土病例,需要紧急支援。接到上级指令后,党委副书记马晟利同志担任核酸检测实验室总指挥,率领曾立过战功的“火眼号”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二次出征。33人驰援团队奔赴疫情重灾区——巴彦县兴隆林业局。31天日夜奋战,带领全体队员进行核酸检测70余万人次,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出色完成任务,获得了各级专家组及当地百姓的高度赞扬和认可,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重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