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义,男,汉族,197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绥化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他坚守医学事业,厚积为民情怀,在工作岗位上求索创新、扎实苦干,努力破解基层百姓就医难的顽症。2022年,荣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
村民心中的“医书记”
2017年5月17日,赵文义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走进明水县崇德镇合胜村。在驻村帮扶期间,他背包里一直装着血压计、听诊器等基本医疗器械。入户进门后,他总是不忘向村民讲解一些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如遇基础诊疗需要,他就上手诊治。时间一长,大家就都叫他“医书记”。
73岁的村民老崔,患有双下肢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已经丧失劳动能力10余年。老崔的三个子女也都不富裕,实在无能为力为老崔治病。赵文义了解实情后,积极协调单位派来120急救车,将老崔接到绥化市第一医院的骨外二科住院,组织多学科会诊并为老人实施手术。老人眼含热泪地对赵文义说:“你是恩人啊,帮我解除了十多年的病痛。”
培养基层全科医生
驻村帮扶工作结束后,赵文义担任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赵文义深知基层全科医生严重缺乏的现状。为此,他把如何培养合格的基层全科医生,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方面,他精心实施培训计划,抓好理论知识讲授,重点讲清应知必会的全科基础知识,使基层医生实现由“专”到“全”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他重视实践技能操作,科学安排受训医生在模拟技能操作训练后进入门诊和病房,与患者进行面对面问诊、查体并制定诊疗计划,让基层医生接受全方位教学培养。
新冠疫情期间,一名受训医生所在村里有一名年轻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出现发烧及贫血进行性加重症状。赵文义知道后立即安排急救车,让这名患者顺利住院治疗。疫情期间血源紧张,赵文义又紧急联系哈尔滨血站,成功挽救了这个年轻的生命。这名患者出院后为赵文义送来写有“感激白衣天使,永记救命鸿恩”的锦旗。
截至目前,赵文义带领的全科医学科共为基层培养了200多名优秀的全科医生,涵盖绥化市域内80个乡镇的182个行政村。
送医下乡守护百姓
绥化市是农业大市,赵文义一直关注当地农村群众就医难问题。
2020年10月,他带领科室人员组建了“送医下乡”工作队。他们携带诊疗设备,每周到乡进村开展诊疗。对轻微病症患者,他们会指导乡村全科医生进行现场治疗;对病情严重患者,则实行“双向转诊”,即直接随车将患者送往市第一医院,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再将其送由村医进行后续治疗,真正实现让百姓少花钱、少跑腿、治好病。“送医下乡”工作队已在绥化市北林区乡村开展送医送药诊疗活动60余次,共有3000余人接受诊治。
2023年5月,赵文义在兴福乡卫生院义诊时,乡医邓丽华向他反映说有一位老年患者最近身体状态越来越差,双腿开始出现浮肿。邓丽华曾劝老人到大医院检查,但老人因子女均外出打工一拖再拖。赵文义听说后,立即带车带人赶到老人家里,经初步诊断,老人患有心绞痛、心力衰竭、中度贫血。随后,赵文义安排120急救车把老人转入全科医学科入院治疗,并协调减免了老人的部分医疗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