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晨,男,1967年7月生,汉族,新疆阿勒泰地区人,中共党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
1.身先士卒、抗击疫情。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陆晨同志带队前往阿克苏、塔城等 5 地市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指导 14家医疗机构进行院(病)区改造,牵头组织新疆 9家医疗机构, 分析总结 1641例关联病例,编制“1.0-4.0版新疆新冠肺炎诊断路径”,填补了西北地区空白。调研分析疫情期间全疆 805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透析情况,首次提出“点对点”对接的方式解决全区患者透析问题。3月被推选为“新疆抗疫先进个人”。4月由国家选派,任中国援哈萨克斯坦抗击新冠疫情医疗专家组副领队赴哈抗击新冠肺炎,由于业绩突出,被授予哈国医疗健康发展贡献奖章、“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组派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两年多来,陆晨多次在疫情反复期间临危受命,并屡次成功实现两个“零”的抗疫目标:2020 年 7月乌鲁木齐市第二轮疫情爆发后,陆晨同志组织动员 607名医务人员,历时 12天完成 16万人次核酸采样和检测工作,并受命参与组建自治区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救治医院,担任临时党委副书记副院长;10月喀什疫情期间带队赴喀什抗疫,被任命为定点医院临时党委委员、副院长、国家自治区地区新冠肺炎医疗联合救治专家组组长,科学救治新冠肺炎病例,积极组织培训,为喀什留下一只不走的抗疫的专业队伍;2021年 10月、2022年 1月两次伊犁霍尔果斯疫情期间,作为自治区专家组组长奔赴一线,全力救治 15例新冠肺炎病例、35例无症状感染者特别是 1例器官移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期间积极组织培训,提升了当地抗疫能力并填补伊犁多项传染病界空白;2022 年 4月作为自治区指导组成员赴昌吉市抗疫,参与“三区”的设置,经过 173人次会诊后全力救治3例新冠肺炎病例和 45例无症状感染者全部康复出院或解除医学隔离。
2.朝乾夕惕,苦心孤诣。从医 30载,陆晨擅长各类疑难危重肾脏病抢救,累计诊治 5万余名急危疑难重症,亲自开展肾脏活检/病理检查 3567例;带领团队取得系列科研成果,多次填补新疆及全国空白:一是在全国首次依托“组团式”援疆开展基于医联体推进信息化临床路径、DRG关键技术创研、凝集和转化研究,先后在中日医院等国内 26家、疆内 106家医院成果转化;二是开展肾脏病临床、病理、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慢性肾脏病流调及队列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27项科研项目,累积获批经费 1779万元,荣获新疆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 一等奖等科技奖励 17项、6项科技成果、2项软件著作权、3项新型实用专利,2次参编肾病国家专家共识,发表 232篇各类学术论文,出版 5本专著;三是在他的努力下,肾脏病专业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疆首个院士工作站和国家肾脏病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落户。“十三五”期间,陆晨带领团队承担了全疆肾脏病学界 60%科研项目、荣获了 80%科技奖励,为新疆肾脏病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全国同行的高度关注。
3.矢志管理,领航医改。陆晨及其团队先后 72次作为新疆或西北唯一代表,以临床路径、DRG及其信息化、医联体及肾脏病基础和临床为题,在国家级专业学术会议上主旨发言,推广新疆经验。他受命组建新疆医院协会医务部主任委员会,新疆临床路径、DRG、远程医学、肾脏病 4个质控中心及临床路径/肾脏病 2个专科联盟;作为新疆医改排头兵,倡导推动全国 3个试点城市之一克拉玛依 DRG试点工作。作为首席专家先后主持了自治区“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等 12项科研项目(累计经费 1225万元),针对新疆医疗管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计划、分重点的开展基于医联体的临床路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基础与应用及其信息化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