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名医风采 > 林晓骥

林晓骥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

林晓骥

  当倍受癌症折磨的父亲要求出院时,作为医生的他做出了人生最艰难的点头。半年里,35公里外的乡下老家成了他第二个医疗战场,每日来回奔波,守护病榻精心照护。父亲的离世让他决心致力临终关怀工作。他发起的37℃生命支持公益项目,已守护300多名晚期癌症患者安详走过余生。他更通过“口述历史”让临终患者重整人生,发现新的生命意义。他先后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个人、最美浙江人——青春领袖、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

  事迹详情:

  余辉守护者:守护生命最后的宁静

  ——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晓骥医生

  一间病房,一位70来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诉说着,激动处甚至会手舞足蹈。林晓骥坐在旁边的椅子上,静静聆听着,时不时地在纸上记录着。

  这是一场医生和临终患者之间的谈话,谈话的内容包括:患者一生经历、人生遗憾、未尽心愿以及疾病所带来身体、心理和生活等影响……这场谈话,是林晓骥正在做的一项工作:记录临终病人口述史。“有时候,这样一种倾诉和表达,和药物治疗一样重要。”林晓骥说。

  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曾经他以为自己的使命就是拽着病人往死神的反方向跑。

  但,5年前父亲的患癌离世,改变了他对死亡的看法。

  2012年,60岁的父亲被诊断为结肠癌晚期,手术和化疗1年后,癌症复发,接诊过无数肿瘤患者的林晓骥知道这种复发意味着什么。

  最后几个月,他的父亲开始出现全身剧烈的疼痛,大量的腹水让他腹胀、呼吸困难。这时,当过兵的父亲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出院回家。面对父亲坚毅的眼神,他做出了人生最艰难的点头。于是,远在35公里外的老家成了他的第二医疗战场。每天一下班,他便拖着疲惫的身体,驱车来到父亲身边,听他回忆自己当兵的的种种故事,年轻时走南闯北的经历,每每这时候,父亲的病痛似乎减轻了。同时,他亲自输液打针,翻身换药,晚上就睡在父亲身边,只要父亲一有动静,他就马上起身问候,帮父亲拍背,给父亲喂水,或握住父亲的手给父亲力量。妻子怕他太辛苦,劝他隔天来回,他坚决拒绝,他说:我是儿子,这段路必须由我陪他走完。

  2013年6月,林晓骥的父亲平静过世了,而父亲临终前的痛苦始终刻在他心上,面对肿瘤患者,减轻身体病痛仅仅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要维护生命最后的尊严,守护生命尽头的那份宁静。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心中萌芽。

  2013年12月,林晓骥发起了37℃生命支持公益服务项目,团队的志愿者们又被称为“余辉守护者”。团队的服务宗旨是“针对肿瘤晚期患者进行姑息治疗,以减轻痛苦为主,提高生命质量,同时,提供心理治疗,缓解焦虑与抑郁,让患者坦然接纳死亡。”这份神圣的事业有一个温情的名字:“临终关怀”。

  “很多时候,医学只能尽力而为,而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在最后阶段会选择回家,我们也会持续跟踪到病患家中。”林晓骥说。

  73岁的叶老躺在床上,他被诊断为肺癌伴颅内转移,无法言语,全身剧痛,身上大块的褥疮触目惊心。癌症晚期的病人照料若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常常出现止痛剂用药不规范等问题,家属如果不熟悉护理经验和技能,会加剧患者的痛楚。于是林晓骥就带着志愿者李阿姨每隔1天定期“家访”,给老人贴上止痛贴,手把手地教保姆拍背法,耐心地观察老人进食,告知家属在发生呕吐时如何给老人摆体位,志愿者李阿姨则辅助林晓骥为老人做日常护理和陪伴。这样的关怀行动风雨无阻,一直到老人离世,他的儿子打电话给林医生:“父亲安详地去世了,非常感谢你!”在志愿者团队成立的5年里,身兼医生与志愿者双重身份的林晓骥守护300多名患者安详走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而这样的感谢,让他的内心更加开阔与富足。

  “每个病人,心底都是深不可测的海洋。”林晓骥说,“如果不做临终关怀这件事,只是做一名治疗的医生,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深入病人的内心。”

  志愿者们每次做完临终关怀服务,都要按照要求对服务过程做详细记录,林晓骥从志愿者们的记录中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患者喜欢向志愿者讲述自己以往的故事。人生回顾可以帮临终患者评价和重整一生的经历,更让患者在回顾过程中分享快乐,抒发郁结。

  因此,他主动联系了研究口述历史的专家,多次登门请教如何针对癌症晚期患者开展“口述历史”采集工作。林晓骥和他的团队在陪伴患者的过程中,征得他们的同意后,通过录像、录音或者抄本来记录患者的生平事迹和患病后的心路历程。志愿者们坐在患者身边,微笑地倾听着,与患者亲切地交谈。

  在与患者交流访谈的过程中,林晓骥确实看到了患者在访谈中的情绪释放。有些患者会把自己的心愿藏在心里,但在访谈中被他郑重的讲述出来,林晓骥和其团队有时候也会尽力帮助患者完成其心愿。

  孙先生是一名34岁的患者,生命韶华正炽,却不幸罹患晚期癌症。在访谈时得知,没能上大学是他最大的遗憾。为了帮他圆梦,志愿者们出谋划策,安排他参观了温医大校园,旁听了一节课。课后,孙先生还“挤了”一回校园食堂,感受大学生活的美好。“谢谢你们圆了我本遥不可及的梦想。”孙先生在告别时动情地说。

  有一位老年患者,他把自己一生的故事写成了一部小说,但他希望这个以他为原型的故事,最终能够以剧本的形式呈现,在访谈中,他握着林晓骥的手,希望能够帮他实现这个愿望。最终,志愿者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剧本,虽然剧本创作并不完美,但在老人临终之前,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欣慰地笑了。

  他的事迹被《中国教育报》、《健康报》、《南方人物周刊》和《浙江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林晓骥说:“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过程,没人可以例外。在生命的尽头,让他们尽可能地减少痛苦,带着坦然,平静地谢幕,这是临终关怀的含义所在,也是我的希望所在。”

  

林晓骥相关资讯:

  • 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 【林晓骥】同名的人物

    林姓名人

    名医风采

    同年(1983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