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兵,男,汉族,1976年8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自2001年参加工作至今,赵兵一直奋战在临床一线。他对待患者耐心、细心,工作勤劳、严谨务实,坚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凭借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更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好评。
投身一线“撒播”诊疗规范
赵兵长期投身临床一线,每日坚持到病区查看患者,如患者有需求,他总是随叫随到。从担任科室主任以来,他全年无休,经常加班到深夜,却从无半点怨言,他经常说:“患者生病也不分节假日,人家也是没办法”。20余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守护新疆各族女性同胞的乳腺健康,他用自己无私的爱心、精湛的医术和敬业奉献的精神,为无数患者减轻病痛。
赵兵作为乳腺内科负责人,在他的带领及悉心指导下,许多年轻医生已经成长为科室骨干,专业能力上也不断提升。他经常参加全国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并多次到新疆地区外的知名肿瘤专科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及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正是这种永不止步的学习精神,让他在乳腺癌诊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的委员/指南编委,赵兵深知在全疆推进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性。因此,连续三年,只要新版指南一颁布,赵兵就自费购买并邮寄给地州医院乳腺相关专业的科室。他还通过到下级医院教学查房、多学科讨论、指南规范解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基层医生提高对乳腺肿瘤规范化诊疗的理解。他被很多医生称为指南规范的“传播者”。
赵兵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还时刻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他有一位特殊的“老友”,是一位在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的菜农,他总是亲切地叫她罗大姐。罗大姐因为经济困难,几次面临停药,他总会从家里拿来现金帮她渡过难关,并抽空亲自去家里探望罗大姐。在这位罗大姐的心里,早已把他当做最亲的人了。
向险逆行书写医者仁心
在新冠疫情期间,赵兵作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疗队领队,三次奔赴抗疫一线支援,共救治患者107人,其中重型23人、普通型60人、无症状24人。他认真梳理病区具体工作流程25项,制作病区患者风险预估评价表13份,参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患者病情研判会154次,危重病例抢救27次。
赵兵始终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突出贡献。他两次担任综合内科会诊专家组组长,在救治医院带领组员完成内科会诊121例,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保驾护航,坚持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患者治愈率。他还承担了7名确诊患儿英语授课的任务,共计26个学时,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国家级和自治区专家组的高度赞扬。他担任救治医院临时党支部书记期间,注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所在临时党支部有3名同志被吸收入党。
精研专业彰显进取姿态
赵兵自2020年12月担任乳腺内科主任以来,坚持加强科室业务学习,推进科室药物临床试验向前发展,不断提升科室的专业影响力。期间,科室各项业务平稳发展,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患者满意度等各项考核指标方面长期处于医院前列,科室医护人员受到广大患者的赞誉,其本人也多次受到医院各级各类表彰。
赵兵坚持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并进,先后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课题多项,独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自治区科技支疆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3项,乌鲁木齐市科技局计划项目1项,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1项,2023年获批“天山英才”医药卫生高层次人才,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SCI期刊论文12篇。
赵兵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编写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3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肿瘤免疫营养治疗指南(2020版)》《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他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2部。他还作为首席研究员参加国际和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27项,这些研究的入组率和入组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