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青,安顺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从遵义医学院毕业生——执业医师——主治医师再到产科主任,守护母婴安全25年来,宫青于生命起源处悉心守护,予以到来的新生命无尽关怀,用行动践行着誓言。“压力大是肯定的,但获得感、认同感也是双倍的。”从医多年,宫青先后获得安顺市十佳女医生、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省优秀医生、安顺市百优医生等荣誉称号。
奋进医者精心筑母婴港湾
每天忙碌在产房、手术室之间,手机24小时开机,永远处于待命和应急状态,伴随医院从医护人员不足、基础设施条件简陋到成长为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的妇幼保健院,这样的工作状态宫青一坚持就是25年。
上世纪90年代初,安顺市保健院与省内乃至全国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一样,面临着医护人员匮乏、医疗设备落后、基础设施条件简陋等困境。从遵义医学院毕业的宫青是院内稀缺的妇产科方向的医学人才,医院对其成长寄予厚望。
进入工作岗位的宫青一面将所学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一面通过向师长、同门学长请教等方式加强学习,不断学习锤炼专科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在她的努力下,该院引进了第一台腹腔镜,与宫青同时进入工作岗位的同事至今仍清晰宫青率先开展第一台腹腔镜手术和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情形。“这是院里第一次开展这类手术,压力可想而知。手术过程中,宫主任冷静果断,手术很成功。有了这个成功案例,不少产妇都慕名而来。”
现今宫青已成长为省内知名的妇产科专家,医院妇产科学科带头人,在她的带领下,医院产妇分娩量一直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精诚医者匠心护母婴健康
2017年,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工进一步细化,作为妇产科大主任,宫青主动担起产科主任的重担。
起初,产科医生严重不足、工作量大,宫青率先垂范值班值守,完善科室工作制度,加强科室管理,明确产科的发展方向。同时,重点抓好高危环节的管理,多次参加院内、外产科疑难病人会诊和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在保障业务工作平稳开展的同时,宫青将眼光瞄准了人才梯队培养,通过联合排班、强化带教等方式帮助科室年轻医师成长,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梯队。
宫青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产科已实现独立并组建为孕产保健部,为孕妇提供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技术过硬且富有爱心的她成为了贵州省围产医学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委员,安顺市妇产科副主委,安顺市医保专家库成员、贵州省镇痛分娩专家库成员、安顺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
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宫青还承担着县区妇幼保健机构高危孕产妇管理的指导及质量控制工作,为提高全市产科整体水平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作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她坚持临床、科研两手抓,近3年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开展市级新技术4项、发明专利6项、著成专著一部。
在宫青的带领下,产科技术力量不断增强,成功成为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产科质量控制中心的哨点医院及母婴友好医院等。2023年,成功获批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
暖心医者全心护母婴安全
2023年4月,医院产科收治了一名罕见的孕27+1周四胞胎孕妇,为助力产妇平安分娩,宫青与广医三院驻帮扶专家立即成立紧急救治医疗小组,多学科会诊制定急诊手术方案及新生儿救治预案,助力四胞胎顺利娩出,创造了贵州省首例四胎高危妊娠、超早产母子救治均成功的病例。
还有大年初一雪中跋涉接生、帮助高风险孕产妇顺利生下健康宝宝……类似的经历在宫青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并不鲜见,宫青表示,作为产科医务工作者,就是要时刻以母婴安全为己任,以优质服务、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医疗技术来帮助孕妇顺利分娩。
为保障母婴安全,在宫青的指导下,孕产保健部按照孕产期月份分段建立多个“快乐·妇幼孕妈微信管理群”。三年来,微信群管理孕妈妈18000余人。科室24小时“微”爱守护、护航母婴健康被评为安顺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