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业,男,1967年出生,湖北省房县窑淮镇中心福利院院长。他身体带残,却依然坚守在养老事业的最前沿,把福利院当“家”,把院民当“亲人”,舍小家为大家,四年如一日的呵护98名孤寡老人,把福利院打造成了的孤寡老人的“温馨家园”,让老人们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带病工作的老黄牛敢挑重担的“实干家”
1991年,25岁的刘成业招工来到窑淮工作,抱着一腔热血投入到农村,一干就是25年。2015年3月22日,他在下村工作的途中突然感觉到半侧身无力,腿脚不能动弹,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是“脑梗塞”,诊断书上还写着“糖尿病2型、高血压Ⅲ级极高危组、冠心病”,在医院治疗22天后出院,为了尽快回去工作他每天坚持锻炼,虽然能够行走,但是还是落下了脑梗塞后遗症,留下了终身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出院时,医生要求他在家全休2个月,但他在家休息了半个月,他便“带病”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党委政府考虑到他腿脚不便,研究决定任命他为窑淮镇福利院院长。
刚到福利院,他眼前一懵,老人们有的弱智,有的双目失明,还有的半失能……面对这些情况,刘成业没有退缩,毅然决然决定撑起这个“家”。为了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和医养条件,他积极向上级民政部门和政府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争取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一座占地15.7亩,建筑面积5760平方米,三栋院民楼和一栋多功能楼组成的现代化区域性综合养老中心建成。
为了更好的服务老人,他每天晚上利用下班时间学习最新的管理知识和管理制度,本着“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一切”的服务理念,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制定了院务公开、财务管理、消防安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在全县率先实行了ABC管理模式,即“院长、楼长、组长”分级管理,切实提高了福利院的管理效能,也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点赞。
有人问“你身体都成这样了,咋不申请提前退休呢”,他却说:“福利院都是年事已高的孤寡老人,没我在我放心不下,只要还能走动一步,我就要坚守岗位。”
爱岗敬业的好院长愧对亲人的“负心人”
因为福利院工作的特殊性,“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强度对年近花甲的刘成业来说是家常便饭,陪家人吃年夜饭的场景已经是五年前的记忆了,在福利院工作4年,没有周六周末,逢年过节一直陪着老人们度过,甚至妻子生病他都没能及时赶往医院照顾。别人说他是爱岗敬业的好院长,而他觉得自己是愧对亲人的“负心人”。
与其说他是院长,不如说他是服务员,是护理员,也是理发员。2017年底,80多岁的霍亿能老人不慎跌倒,右腿粉碎性骨折,造成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刘成业和护员每天给老人翻身擦洗、递水喂饭、端屎倒尿,经过6个月细心的照料,老人渐渐康复了,生活也能自理了。其实在福利院中半失能老人不止霍亿能一个,每天忙完了日常工作,他总会抽空给半失能的老人按摩捶背、捏脚揉腿。刘成业所做的一切院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院民邱启荣逢人便说:“我们没有子女,院长就是我们的亲儿女”。
有人曾问他:“你是院长,手下有员工,咋还干脏活累活?”他却说:“我是院长,脏活累活我不带头干,还有谁会干,虽然苦点累点,只要看着院民幸福的笑容我就很知足了”。
抗击疫情的全能王孤寡老人的“守护神”
面对新冠肺炎的严峻形势,让刘成业深感责任重大。疫情就是命令,防预就是责任。腊月二十九开始他就对福利院实行全封闭管理,禁止人员出入和外来人员探亲,并且他和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值守,确保24小时时刻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他迅速行动为老人们多方筹集口罩、消毒液等应急物资;全员佩戴口罩,实行分餐制,避免扎堆聚集;他亲自上阵坚持全覆盖、无死角每天两次消毒灭菌。
由于年前大部分员工回家过年,人员紧缺,于是他又当炊食员、又当护理员、也当服务员。每天早上天微微亮,他就起来挨个房间“跑”着为院民量体温。新闻上说中药可以预防新冠肺炎,从腊月二十九到开始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为院民熬制中药,分发中药,督促院民喝药预防,给院民讲解新冠肺炎预防知识。在他的精心守护下,福利院98名老人目前身体健康,安然无恙。
疫情发生以来,刘成业守护老人,儿子和儿媳妇作为“白衣战士”守护着病人,他们这一家人,无惧无畏,冲锋在前,“逆”行在抗“疫”一线,主动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成为众人口中的最美“逆行家庭”。
就这样,在基层一干就是三十载,他用一瘸一拐的步伐丈量着脚下深爱的这片土地,用爱心和真情守护着老人的健康,用默默无闻的付出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刻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