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群英荟萃 > 刘少华

刘少华

「青岛市市北区河西街道河西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刘少华,男,汉族,1970年10月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市北区河西街道河西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在城市更新的大幕中,河西街道即将迎来新的转身。和邻居们一样,生于斯、长于斯的刘少华对这片家园有着满满的爱和期待。从拿着工具箱,敲打声中帮邻里解难题的热心志愿者,到成为专门为居民服务的社区工作者,变的是身份,不变的却是对家园始终如一的热爱。

  不同于很多社区,河西社区可以算得上是熟人社区,这里很大部分居民是原来河西村的村民。即便是征收改造后,原本热络的邻里关系也一并延续下来。凭着一门擅长维修的好手艺,刘少华一直是邻居们口中称赞的热心人。

  “我原来是在海晶化工干钳工,干了有20年。”刘少华说,按照行当来说,钳工算是全能工种,电呀、水呀,啥都会修。打开他车子的后备箱,扳手、锤子、螺丝刀等工具,一应俱全。“放在车上,有事随叫随到,随手就能修。”有一次回家,还没走到单元门,他就闻到一股糊味。“坏了,肯定是电线烧了。”凭借职业经验,刘少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赶紧顺着楼道排查,发现是四楼邻居家的电线烧焦了。关掉电闸后,他又从家里拿来工具,买来材料,帮着重新换好电线。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半夜十一点多,一位老人着急地打来电话,原来,家里卧室的钥匙断了。老两口一通忙活,也打不开门,只好向刘少华求助。接到电话,他二话不说,直接拿上工具箱就过去了。

  2020年初,疫情突至。身为党员的刘少华主动请缨,作为志愿者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投入到抗“疫”中。当时,他所在的台柳路社区常驻外地人口和流动务工人员相对较多,情况也相对复杂。在老旧小区里,门框老化,防控作用差,刘少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揽起维修的任务。“当时,建材市场也封了,业户都在家。我就辗转找了一个业户,他联系市场保安,专程来给取的维修材料。”

  执勤点执勤、逐一登门采集信息、帮九小场所和企业办理复工复产手续……严冬风雪中,他们一起筑牢社区防控“疫”线。

  2021年,社区换届,高人气的刘少华顺利当选新一届居委会的副主任。虽然换了身份,这份热忱服务的心却始终如一。

  迎战“倒春寒”、核酸检测现场奔忙……虽然话语不多,刘少华总是来得较早、走得最晚的那一个。2022年2月底,紫台小区因疫情紧急封控。他和同事们一道全力迎战这场“大考”。

  “当时,有负责消杀的,有负责核酸检测的,还有执勤、协调就医的。”而刘少华则担起了物资配送、样本和医疗垃圾转运的重任。“样本转运一般是晚上所有工作都结束之后,我再开车送到检测机构。”一整天的奔波下来,往往他回到家时已经是凌晨了。

  行动,是最有力量的引领。刘少华无畏逆行的身影,也让因疫情未能返回大学校园的女儿刘璐深受触动,选择加入到抗疫中来。

  “从小到大,爸爸一直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这次疫情他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我挺心疼的。我就跟他商量,想一起加入到抗疫队伍中去。”得到爸爸的支持后,刘璐开始了志愿服务。运送物资、信息登记、运输垃圾、分发盒饭、入户登记……从早晨7点到晚上9点,刘璐一直在社区抗疫一线。父女二人虽然不在同一个“战场”,却守护着共同的初心。

  “刘主任,楼下门头房的广告牌影响我家采光了!”

  “我这个补贴要上哪儿去办呀?”

  眼下,除了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分管社区城管、文体、平安等工作的刘少华每天如同不停转的陀螺,电话不停、脚步不停,连同他那辆代步的车,明明家离单位只有50米的距离,每月却需要加油三次。

  为了让小区居民有一个便捷、安全的活动环境,刘少华每周定期都会挨个到辖区的每一个小区查看文体设施,有松动了,会及时叮嘱物业维修,有不足,会上报给街道。

  揣着一颗热忱的心,怀着一份朴实的情,刘少华将对家园的热爱践行在一点一滴中。

刘少华相关资讯:

【刘少华】同名的人物

刘姓名人

群英荟萃

同年(1970年)出生的名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