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忠,1970年7月出生于湖北,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
方忠于1987年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1996年博士毕业之后访问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筑波)、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量子模拟科学中心主任;2008年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得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2008年至201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2011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2年至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同年担任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方忠着重于凝聚态物质中新奇量子现象的计算与理论研究,利用大规模并行计算机,通过计算和模拟的手段来探索微观系统的物理规律,研究新奇量子现象,预测新型量子材料,在自旋-轨道物理,特别是拓扑电子态理论和计算方面做出了重要工作,计算预言了若干重要的拓扑量子效应和和量子材料,并被实验证实,迄今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5万余次,2014年起连续十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方忠曾获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奖、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周培源物理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全国先进工作者、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