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努尔·木萨,女,哈萨克族,1972年1月,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巴里巴盖乡萨尔哈仁村村医,守护190多户牧民的健康33载,累计接诊超过十万人次。
2011年被巴里巴盖乡人民政府授予巾帼创业者二等奖,2014年被阿勒泰市人民政府评为敬业道德模范,2015年被阿勒泰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乡村医生。
扎根草原 立志从医
1972年,阿依努尔出生在阿勒泰市阿苇滩镇阔克塔勒村。那个年代,牧区交通不便,牧民们时常面临看病难、看病远的困境。这让阿依努尔萌生了一个坚定的理想——成为一名守护牧民健康的乡村医生。
怀揣着这份理想,1989年,阿依努尔考入阿勒泰地区卫生学校。毕业后,面对城市里的工作机会,阿依努尔深知,自己真正的归属是那片养育了她的草原,是那些需要她帮助的牧民。于是,她来到了阿勒泰市巴里巴盖乡卫生院,成为一名护士。
2006年,阿依努尔经过3年的在职培训,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乡村医生。2009年,她被派到萨尔哈仁村工作。每年春夏之交,阿依努尔都会跟着牧民一同转场,到了秋冬季节,她再跟着牧民回到村里的定居点。
贴身守护 随叫随到
成为村医的第一个夏天,阿依努尔便抱着自己8个月大的儿子跟随牧民转场,牧道泥泞难行,一个月后,大家才到达目的地。她和爱人一起搭起了毡房,阿依努尔说:“毡房既是我的家,也是我临时的诊所。”
牧区里牧民的居住点分散,阿依努尔经常独自一人,骑着一匹马,穿梭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从一座毡房赶往另一座毡房。牧区山高路险,常有牧民不慎跌落摔伤;孩子们也时常生病发烧;妇女临产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每当这些紧急情况发生,阿依努尔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她就像牧民身边的“120”。
2010年的一个夏日雨夜,一名孕妇在挤牛奶时不幸被牛踢伤晕倒。接到消息后,阿依努尔立刻带上医疗箱,冒着大雨赶往孕妇家中。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孕妇终于醒了过来,但阿依努尔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她一直守护在孕妇身边,直到天亮。随后,她又陪着孕妇前往乡卫生院进一步检查,确认孕妇身体情况稳定后,她才放心地离开。
爱与关怀 无微不至
在33年的从医工作中,阿依努尔的手机通讯录仿佛成了一本牧民的“健康档案”,无论是疾病困扰还是健康咨询,牧民们都会随时给她打电话。为了方便后续的观察和治疗,阿依努尔会将患者接到自己那小小的毡房里,为他们打针、发药,还亲自下厨为他们准备可口的饭菜。毡房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是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病房”。
“血压降下来了,但还是得按时吃药,注意饮食。”阿依努尔一边收起血压仪,一边叮嘱牧民帕依扎。慢性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细心的照料,因此,她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牧民们的健康信息,谁该量血压了、谁的药快吃完了……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是她心中的头等大事。
阿依努尔很受牧民欢迎。牧民们会请她进屋喝奶茶,孩子们会亲切地叫她“医生奶奶”。这份温情激励着阿依努尔不断提升医术水平。
倾囊相授 助力成长
2016年,阿依努尔不再是村里唯一的医生,村卫生室来了一名“90后”村医。她深知,医术的传承是医疗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她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帮助年轻人迅速成长,为牧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如今的村卫生室已经焕然一新,设置了疫苗接种室、观察室、药房和诊疗间等多个功能区,还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让牧民们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碰上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她就利用远程会诊平台,与专家们进行实时交流,获取专业指导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