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专家学者 > 陈江鲁

陈江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农科所副研究员」

  陈江鲁,男,1985年1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农科所副研究员。多年来,陈江鲁与团队不懈努力,总结出一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自2021年起,陈江鲁提供技术支持的冬小麦高产示范田产量多次刷新全新疆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扎根基层 他是服务群众的“拼命三郎”

  自陈江鲁担任科技特派员以来,他便为了新技术示范推广奔波于田间地头。陈江鲁的手机成了24小时的“科技热线”,他手机中保存了1000多名农户的联系方式,每个人他都仔细备注了种植作物种类、连队和姓名。

  陈江鲁建立了整个六师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微信服务群,覆盖了六师绝大多数种粮农户。根据冬小麦、玉米的不同生长情况、气象条件等,他及时提醒种植户浇水、施肥、打药。当粮食作物生长出现问题时,种植户便通过拍照片、录视频等方式将问题传送给他,请陈江鲁帮忙诊断。陈江鲁说:“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我都时常要查看微信群,为的是及时解决农户们的问题。”

  兢兢业业 潜心挖掘粮食高产密码

  2011年,陈江鲁进入六师五家渠市农科所工作,便对玉米和小麦品种的抗旱、抗病特性,以及长相、长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多年来,他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针对六师玉米存在的单产水平不高、高产重演性差、产量突破途径不清、高产不高效及市场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开展了《滴灌玉米高密度栽培条件下高产高效水肥运筹规律的研究》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在玉米高产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自2018年起,他采用“技术创新+合作社或企业+辐射带动一般农户”的技术服务推广模式,在奇台农场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作用,组织现场观摩,全面展示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效果,实现了玉米大面积稳产、增产,提高了农户的玉米种植水平。此举使六师奇台农场玉米大面积产量从800公斤/亩提升到1200公斤/亩,推动了六师玉米产业的发展,切实起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

  此外,陈江鲁还主推冬小麦新冬52号及配套的水肥一体化运筹增粒增重、化学调控抗倒防衰、合理群体构建超高产栽培技术,连续三年刷新了新疆冬小麦高产记录。这一技术的推广,使六师冬小麦平均每亩增收120元,每年新增效益2100万元以上。

  付出终得回报 玉米小麦高产喜报连连

  2021至2023年,陈江鲁及其团队在奇台农场建立了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他们在六师地区开展了小麦、玉米的小面积高产创建和千亩、万亩示范引领活动,旨在辐射带动其他产粮区,大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增加总产。

  自2021年起,陈江鲁团队连续三年刷新了新疆冬小麦的高产记录。特别是在2023年,他们指导农户种植的冬小麦亩产达到了898.19公斤,打破了当年全国小麦的最高产记录。此外,他们还多次打破了全国玉米小面积单产记录。在2022年,通过技术服务,奇台农场的玉米千亩平均亩产达到了1392.40公斤,万亩平均亩产为1285.25公斤,创下了当年全国大面积玉米的高产记录。到了2023年,冬小麦的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了818.69公斤,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为787.74公斤,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为738公斤。

  陈江鲁指导农户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进行种植管理,包括冬小麦的精细整地、种肥分离播种、一喷三防、水肥运筹等。他全程跟踪指导奇台农场的冬小麦地块,推动技术落实,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实现了示范田的高产目标。在小麦、玉米的生育关键时期,他还组织召开了田间现场培训观摩会,重点讲解了苗情分类管理、把握化控时间节点等注意事项,并确保了关键技术措施的到位率。此外,他还发放相关技术资料,并累计召开了40余次田管现场会。

  陈江鲁始终坚守在农业科技的前沿阵地,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每一片丰收的田野。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一名科研人员的执着与追求。在金黄的麦田中,他不仅是粮食高产的守护者,更是农民心中那道永不褪色的光芒。

陈江鲁相关资讯:

  •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 【陈江鲁】同名的人物

    陈姓名人

    专家学者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