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邦,男,1979年9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队长。陈若邦放弃高薪工作,回到家乡组建义务消防队,十余年来始终以务农种植荔枝的微薄收入支撑公益事业,守护家乡森林资源。2014年,他成立高林村森林消防队,后发展为综合应急救援队,队员增至35人,累计救火300多次,救护森林面积6.5万亩,减少经济损失两亿多元。他还培训周边乡镇组建应急队伍,推动浦北县应急救援力量发展。作为党员,他热心助人,为村民解决困难,带领队伍为困难户和独居老人捐助50多次,捐资捐物价值5万多元。陈若邦曾获第五届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初心不改 守护家乡的绿色屏障
陈若邦的家乡高林村位于浦北县北通镇五皇山脚下,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林果业发达,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森林防灭火压力。2008年,陈若邦目睹家乡的森林资源被火灾吞噬,乡亲们的荔枝林时常受到威胁。凭借丰富的消防知识和强烈的责任感,他毅然放弃广东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从零开始组建义务消防队,踏上阻击山火的征途。
2014年8月,北通镇高林村森林消防队正式挂牌成立。在陈若邦的号召下,12名村民自愿加入。2019年,陈若邦组织7名队员,自筹资金50多万元,在北通镇建成广西第一个村级消防训练基地。2020年7月,他又组织6名队员,每人自费4000多元,到广西南宁参加“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全部一次性通过。经过10年发展,这支队伍已改制为浦北县北通镇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队员增至35人,包括退役军人、医务工作者、建筑工人等,成为集森林消防、城镇消防、医疗救护、交警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救援队伍。
自成立以来,陈若邦带领队员多次奔赴火场,累计救火300多次,出动7000多人次,救护森林面积65000多亩,直接、间接减少经济损失两亿多元。他常说:“保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在他的带领下,高林村及周边乡镇的森林火灾得到了有效遏制,乡亲们的生产生活也更加安全。
舍家为公 用生命守护生命
陈若邦是救火“急先锋”,曾创下一天参与救火13次的纪录。他的生活常常被火警打断,有时连年夜饭都吃不上。2025年1月28日除夕当天,北通镇那良村突发山火。接到火警后,陈若邦立即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召集队员驱车10多公里抵达现场。经过数小时的奋战,山火被成功扑灭。然而,陈若邦仍不放心,继续组织队员扑灭零星火点,直到确认火情完全解除,他才踏上返程,此时已是晚上十点多。这种年夜饭“失约”的情况,在他的救火生涯中并不鲜见。
陈若邦的妻子和儿女深知他的使命,总是默默支持他。每次出警归来,家里都为他准备好热水、换洗衣服和宵夜,成为他温暖的“大后方”。陈若邦说:“家人是我最大的支持,让我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去守护更多人。”
言传身教 为更多人点亮希望
在陈若邦的带领下,高林村及周边乡镇的公共安全形势大为好转,但他深知,浦北县还有更多地方需要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守护。于是,他决定将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的经验推广到全县。
他组织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的业务骨干,主动承担起北通镇及周边乡镇的应急救援知识培训任务。在他的培训下,多个乡镇的党委政府、村委会、中小学干部和教师都成了他的“学生”。在他的帮助下,这些乡镇都组建了自己的应急救援队伍,奔走在抢险救灾第一线。
在浦北县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陈若邦还在浦北县北部、中部地区分别组建了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二队、三队,总人数达到120多人。他们常年活跃在浦北县全境,成为应急救援的中坚力量。陈若邦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守护更多人的安全。”
情系乡亲 主动参与公益事业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陈若邦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不变的信念。在村民眼中,他是乐于助人的“十八佬”——遇到困难,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他曾协助公安民警,两天两夜不眠不休,找回村里一个被网友拐走的初中女孩;他发动村民组成义务寻人队伍,找回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他用自己的私家车充当救护车,送受伤的村民就医,并承担医疗费用和后期护理工作。他的善举感染了身边许多人,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公益事业。
几年来,陈若邦带领高林综合应急救援队捐助50多次,捐资捐物价值5万多元,受益村民达410多人。他的队员们也深受感染,主动参与公益事业,为更多人送去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