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珊珊,女,1996年7月生,海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2024年8月3日,在海口飞往北京的CZ3119航班上,一名孕25周的产妇意外分娩。危急时刻,搭乘该航班的陈珊珊在万米高空进行了紧急救护,用她的勇气、专业和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紧急救护 天使降临
“飞机上有没有医护人员?情况紧急请求支援!”随着飞机广播中传来阵阵急促的呼救声,整个机舱瞬间被紧张的气氛笼罩。一位孕妇在机舱卫生间内意外分娩,情况十分危急。
“快救救我的孩子,拜托了!”孕妈妈焦急的呼唤,如重锤般敲击着陈珊珊的心房。“我是护士,让我来。”陈珊珊果断站出来,奔向机舱卫生间。
当陈珊珊赶到现场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紧:新生儿被胎膜紧紧包裹,无法呼吸,生命危在旦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她迅速稳住心态,投入到救护中。那一刻,她不再是普通的乘客,而是乘客们敬仰的“白衣天使”。
生死较量 专业守护
经过询问得知,这位孕妈妈怀孕仅25周+5天,在安抚产妇情绪稳定后,陈姗姗决定对新生儿进行人工破膜。
此时,机舱内另外两名医生也闻讯赶来。由于他们不是新生儿科医生,三人商量后,决定由陈珊珊操作,另外两人配合。戴上手套的那一刻,她的双手仿佛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
破膜之后,陈珊珊发现新生儿无生命体征,全身苍白,无呼吸、心跳、脉搏,刺激几次无反应。经过胸外按压 简易氧气供给持续一分钟后,宝宝终于恢复心跳搏动。就在陈珊珊刚要松口气时,却又发现宝宝心率小于100次/分,无自主呼吸,紧急之下,陈珊珊继续给予胸外按压。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陈珊珊沉着冷静,与另外两名医生和机舱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以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给出准确判断和及时处理。
“这个柔弱的小生命危在旦夕,每分每秒对她来说都至关重要。”陈珊珊深知时间的宝贵,她一边采取胸外按压等紧急措施,一边请求机组工作人员取来暖水袋为新生儿保暖。
随着一系列救治措施,新生儿的心率逐渐恢复,但危险并未完全解除。陈珊珊没有丝毫松懈,持续为新生儿进行胸外按压,直到飞机紧急备降长沙黄花机场。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按压过程中,她的双手早已酸疼,但她一刻未曾停歇。
爱满人间 感恩前行
紧急备降长沙黄花机场后,陈珊珊跟随救护车送新生儿前往附近医院。幸运的是,经过及时抢救,宝宝脱离了生命危险,产妇身体也已无大碍。看到母女平安,陈珊珊才放心离开。
“危急时刻,感谢您挺身而出。”孕妇的丈夫孙先生通过视频向陈珊珊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他表示,等到孩子平安出院后,一定要登门致谢。
“当时情况也容不得多想,我们医护人员能做的就是守护妈妈和宝宝。”陈珊珊欣慰地说道,需要感谢的还有机组人员和另外两位医务工作者,是大家共同努力完成了这次“云端分娩”。
陈珊珊此次的英勇行为并非偶然,多年来认真负责、踏实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让陈珊珊有勇气、有底气完成空中救护,让她挺身而出在万米高空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2025年3月,荣获“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