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和平,男,彝族,1959年12月生,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双江社区居民。1966年,段和平母亲病重,将年仅6岁的段和平托付给自己的好友龙秀英照顾了一年。成年后的段和平便将无儿无女的龙秀英视作亲人。成家后,段和平更是和妻子主动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让这位与他们毫无亲缘关系的老人,在他们的关爱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跨越血缘相助守护
段和平的母亲和龙秀英是多年的好朋友,1966年,段和平母亲病重,便把年仅7岁的段和平托付给龙秀英帮忙照顾,一来二去也有一年的时间。这段共处时光,让段和平与龙秀英结下了不解之缘。长大成人之后,段和平也始终对龙秀英有所牵挂,经常抽空去看望。结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新婚妻子蔡惠仙去龙秀英老人家认亲。
1990年的一天,正在上班的段和平突然接到龙秀英生病的电话,于是他匆匆赶往回龙村龙秀英家,及时把老人送往医院救治。从那天起,段和平主动承担起照顾龙秀英的责任。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带着妻子和女儿到龙秀英家里关心照料,帮她干干活,陪她聊聊天。
段和平曾多次提出把龙秀英接到自己家照顾的想法,但龙秀英老人认为自己还能动,不愿给段和平增添负担。1990至2010年间,段和平一家经常两边跑,同时照顾着自己的父母和龙秀英老人。2010年为了方便照看,段和平还是把78岁的龙秀英接到自己家里与自己的父母一同生活。
用真爱呵护特殊“亲情”
非亲非故的龙秀英来到段和平家后,段和平和妻子对龙秀英悉心照料。虽有传言非议,但段和平一家始终不作解释,因为在他们心中,龙秀英早已成为自己的至亲。段和平回忆道,老人刚来的时候,身上只有1000块钱,但她给了妻子500元,给了他500元。他觉得虽然钱不多,但却是老人的一片心意,所以这钱段和平没舍得花,都是用在给老人看病买药上。
自从把龙秀英接到家里来后,段和平和妻子基本上是以老人的口味和喜好来做饭菜,每天让老人能吃上热汤热饭,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照顾下,老人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时光荏苒,老人在段和平家一住就是12年。后来,龙秀英老人因病瘫痪在床,段和平和妻子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洗衣喂饭、翻身捶背。每个星期,段和平的妻子和女儿都定时帮老人洗澡、换衣服。到后来,老人大小便失禁,一家人夜没有嫌弃,每次都仔细清理干净。“我没有儿女,要不是和平的照顾,恐怕我早就走了,我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儿子。”这是龙秀英生前说过最多的话。在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段和平的女儿段睿也深受影响,从小便养成了奉献、助人的品格,常常在学校帮助同学,在家帮助父母照顾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