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1972年5月出生,江苏省东海县人,本科学历,东海县党史办工作人员,中国近现代史学会会员、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农工党市委委员、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东海县总支委副主任委员。
事迹简介:他靠一己之力在美丽的西双湖畔办起了一个私人图书馆,作为东海县文明志愿服务协会志愿者的他将图书馆无条件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他是一个肯学肯钻的业务能手,在东海发起成立全国第一个从事民主党派史研究的社会团体。他免费为国家和各类社会团体提供图书和参考文献万余册,他用微薄的收入扶贫济困,向儿童福利院和慈善组织捐资助学。他就是先后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受到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褒奖的“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樊振。
主要事迹:
为万人免费开放纯公益樊氏图书馆
樊振是一个书痴,读初中时就千方百计省钱买书,工作后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二都拿来买书。随着个人图书数量的增加,他有了办图书馆的想法。“一本纸质图书的生命力大约是100年,一个人的生命不到100年,如果仅仅只是收藏图书,意义并不大,但是如果能让图书流动起来,让需要的人去阅读,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1996年4月,在第一个世界阅读日,樊振将所有家藏图书对外开放。两年后的5月,在爱人周加侠的支持下,他创立樊氏图书馆,馆藏图书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实际上樊振创建的是一个纯公益性质的民营图书馆——它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读者读到馆内的图书。至今,樊氏图书馆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服务读者超过万人。
经营一家图书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樊氏图书馆建筑面积有450平方米,馆藏图书4万余册,免费向全国读者、机构提供阅读、文献传递服务。随着图书馆名气的扩大,前来借书、阅览的读者络绎不绝。“工作日我的父母会在图书馆里负责图书的借阅和阅览,周末和假期的时候,就轮到我们夫妻二人在馆内‘上班’了”。为了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樊振和妻子牺牲自己本就不多的节假日,而且场地、管理、水电等所有经费来源也全部为夫妻二人工资收入,即使面对很多困难,但是樊振心中想的更多的还是如何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目前樊氏图书馆是江苏省唯一挂牌为公共图书馆分馆的民间图书馆,向内地、港台和海外30余家机构及专家学者赠送文献3000余种,向国家图书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农工党各省级组织,各地读者赠送图书7500余册、光盘5000余片。为紧跟形势,樊振还建立了樊氏图书馆博客,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多个QQ群、微信群,专门面向全国和海外不同类型读者提供无偿服务。
“许多老人经常过来看书,附近村上的孩子们放学后,会到图书馆里写作业、看书,村民听说孩子去图书馆了,都非常高兴、放心。周边县区郯城、沭阳的读者也会专程开车过来借阅图书。”樊振介绍说,在馆服务对象主要以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为主,周边县区的读者在逐渐增加,远程服务除辐射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外,也为美、澳等海外读者多次提供服务。因为办馆成绩突出,今年4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了樊氏图书馆义务对外开放的事迹,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连续2次对他及其创办的公益图书馆进行报道。今年6月,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来我县调研,专程来到樊氏图书馆,鼓励樊振坚持下去,让樊氏图书馆成为老百姓增长知识、丰富精神生活的阵地。樊振一口答应下来,这也正是他矢志追求的目标所在。今年4月,樊振和他的家庭被授予“全国书香之家”、“江苏省书香家庭”的崇高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