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何大银

何大银

「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公益电影放映员」

  何大银,男,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公益电影放映员。30余年来,何大银克服只有一只手的困难,挑着100多斤的电影放映设备,长年奔波于尧坝、龙车、分水岭三个乡镇,将各类优秀题材电影送到偏远乡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累计播放露天电影万余场,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文化使者。曾两次荣获“全国优秀电影放映员”荣誉。

  儿时梦想 一生坚守

  对60、70年代的人们来说,那时农村业余活动匮乏,看露天电影成了最奢侈的“艺术”享受。儿时的何大银在镇上看了一场电影,自那时起,心里便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拥有自己的电影放映队。

  1990年3月,为实现儿时梦想,何大银决定到深圳打工,购买电影放映设备回家乡给乡亲们放电影。然而,几个月后,何大银因一次意外事故失去了右手。当时,何大银的母亲已去世,父亲年迈,刚订婚的二妹、上初中的三弟和上小学的四弟都需要何大银挣钱供养,失去一只手臂意味着失去一半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意味着将来的人生路上会遇到更多坎坷和困难。面对不幸,何大银并没有被现实压垮。他回到老家后,克服身体不便的诸多困难,坚强地承担起养家的重担。

  为实现他的放映梦,何大银不顾家人反对,用伤残赔付金购买了一台旧的电影放映机、一台汽油发电机、两个大木箱、两根大竹竿、一块银幕,便开始走乡串村,踏上了漫长的“放映人生”。对于失去右手的何大银来说,放映之路并不平坦。他需要挑着100多斤的电影放映设备,穿梭于三区县交界地,远则50余里地。为了能快速开展放映工作,何大银拜本乡放映员为师,在不断学习中总结经验,很快便学会了左手放映电影,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处理放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30多年来,何大银足迹遍布尧坝、龙车、分水岭三个偏远乡镇,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电影放映机的更新换代、电影种类的丰富以及人们对于电影喜好的不断变化。

  是放映员 更是宣传员

  何大银在农村长大,知道什么内容才能让群众真正爱上电影,并从电影中学习、受益。他把爱国主义题材片、农业科技片作为放映重点,还亲手绘制幻灯片宣传政策法规,每到一处,他都受到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何大银深知,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靠的是党的好政策。1996年冬,一所偏远乡镇小学请何大银去放电影。何大银不假思索挑起100多斤的放映设备,顶着刺骨寒风,翻山越岭来到学校,他不顾衣服被汗水打湿,脚下磨起血泡,便立即投入工作。他连续放映了3个晚上,让山里的孩子们过了一回“电影节”。而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在放映过程中,何大银还特别针对青少年群体,深入农村聚居点和中小学校进行电影放映,让学生从小接受正能量的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为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04年,国家启动“2131”电影工程,何大银被纳入文化部门放映员行列,成为公益电影放映队的一员。无论放映形式如何变换,何大银始终把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农业农村科技知识、公益广告等作为放映的重要内容,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知识,享受文化盛宴。

  如今,看露天电影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都走进了电影院,但何大银始终坚守这份对农村电影放映事业的执着,走在电影放映的路上。他坚守着一份共产党员的初心,甘当偏远山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他的放映人生,就如同春种、夏忙、秋收一样循环往复,一路耕耘、一路忙碌,一路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希望。

何大银相关资讯:

  •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 【何大银】同名的人物

    何姓名人

    道德模范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