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凤,女,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明溪县供电公司职工。黄金凤热心公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18年里为21个困难学子撑起了一片蓝天。她始终坚持助人为乐,无时无刻不在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感动着身边的亲人、同事、受助学生。黄金凤曾获福建省女职工标兵、“福建好人”等荣誉。
飞信传情 一封跨越3100公里的来信
2007年6月21日,黄金凤收到了一封来自3100公里外的来信。写信的人叫伊西(化名),小姑娘在信中用稚嫩但端正的字体,一笔一划地写道:“祈愿您健康长寿,我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永远等着与您相见的日子——您再造的女儿。”收到来信,黄金凤内心很是激动,她连续多年的捐资助学之路走得更加坚定……
2007年3月,黄金凤偶然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中看到一个“格桑花西部助学”志愿者活动的短片。视频中孩子们瘦弱矮小,但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对世界的好奇和对学习的渴望。彼时初为人母的黄金凤不由得心里发紧:“我看着他们住在那么破的地方,吃的根本看不出那是什么东西,我想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上网查询,她与该项目的负责人取得联系,成功加入到捐资助学公益事业中去。2007年至今,18年来,黄金凤先后资助了21名贫困学生,大部分在青海玉树、西宁湟中、乐都等地,有10名学生顺利考上大学。黄金凤作为一名基层供电单位普通职工,她的经济条件不算十分富裕,但她仍旧坚持每月捐赠助学款,每年花费在助学上的费用有6000余元。
光阴荏苒 一朵永不凋谢的格桑花
“格桑花”,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美好和幸福”。黄金凤一直珍藏着一双鞋垫,上面纹着色泽艳丽、不会泛黄凋零的格桑花。它来自一位手工技艺高超的藏族老人,一针一线亲手勾画而成,跨越数千公里送到了黄金凤手上。不知老人在勾勒时熬灭了几盏油灯,又密密地缝进了多少爱与恩,只为表达感谢黄金凤对自己孙子的资助。
黄金凤捐资助学的18年里,孩子们寄来的书信与明信片厚度已经达到20多厘米。考上了大学,有了手机,孩子们与黄金凤联系更方便更频繁了。她们亲切地和黄金凤视频,说自己学校的趣事,商量报什么专业、考什么学校……黄金凤资助的21个孩子,有的成为医生、护士,有的成为人民教师,回到家乡,像黄妈妈那样,将求学的希望,重新在大山里点亮,持续传递着光和热……
发光发热 一场以爱为名的接力
在母亲多年捐资助学的影响下,黄金凤的亲生女儿润玥也耳濡目染,从小就十分懂事。知道母亲省吃俭用是为了让远方和她一样大的孩子们有书读,润玥养成了攒零花钱的好习惯。她还想要在暑假的时候,代替生病的妈妈,去见一见这些素未谋面的“兄弟姐妹们”。黄金凤资助的首名贫困学子,后来成为一名临床医学的在读生。他深深感激黄妈妈对他的关爱,从大学期间就利用课余时间做义工、当志愿者,把无私的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关节变形的手指、藏不住的白发,一条洗到抽丝的棉麻围巾,这就是大家对黄金凤的印象。在同事的眼中,黄金凤是一个节省得有点“抠门”的人。但就是这个“抠门”的人——在18年里点亮了21个困难学子的求学希望之光,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轨迹。
黄金凤的事迹渐渐被大家知晓,同事们在敬佩之余,也纷纷身体力行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去,有的捐资,有的出力。截至2024年,在黄金凤的带动下,国网明溪县供电公司有7名职工已加入爱心助学志愿服务团队,累计帮助32名困难学子募集、申报助学补贴7万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