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黄泽霖

黄泽霖

「汕头航标处汕头航标管理站鹿屿灯塔班组班长」

  黄泽霖,男,1968年10月生,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汕头航标处汕头航标管理站鹿屿灯塔班组班长。黄泽霖坚守在鹿屿岛长达32年,面对岛上严酷的气候、艰苦的环境以及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他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专注于维护和管理岛上的航标,为每一艘过往船舶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黄泽霖曾获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广东好人”等荣誉。

  扎根孤岛 吃苦耐劳的“践约人”

  鹿屿岛位于汕头港咽喉处,地理位置重要。自1860年汕头开埠以来,该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880年,潮海关即在岛上设立灯塔,为进出汕头港的船舶提供导航,确保航行安全。如今,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岛上不仅设立了灯塔、灯桩、导标、管线标等多样化的视觉航标,还配备了差分台、雷达应答器等先进的无线电航标,这些设施种类齐全、覆盖广泛,对守灯人的专业素养和毅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鹿屿班组仅有五名成员,他们是岛上唯一的居民。他们分两班按周轮流值守,驻地在山顶,而生活与生产所需的粮食、煤气罐、电池、灯器等物资,都需要通过人力搬运上山。黄泽霖作为其中的一员,每次上岛都身先士卒,不辞辛劳地往返多次,搬运这些物资。蜿蜒的山路上,留下了他与伙伴们负重前行的坚定足迹。

  与城市的繁华隔海相望,他们与家人聚少离多;与高盐高湿的环境为伴,与蛇虫鼠蚁作陪,这就是孤岛守灯人真实的生活写照。然而,黄泽霖却在这孤寂中坚守了32年,从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小伙子,变成了如今两鬓斑白的“黄岛主”。他始终坚守在航标工作的第一线,用自己的执着与坚韧,守护着过往船只的安全。

  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的“守塔人”

  清洁养护灯器、修理发电机、维护差分台……航标工作虽显枯燥乏味,却需要极致的精细与专注,一旦疏忽,就可能引发海上交通事故。因此,守灯人必须全身心投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才能长久坚守。

  黄泽霖就是这样一位视灯如命、爱塔如家的守灯人。面对南方炎热的夏季,灯塔内的温度飙升至五六十摄氏度,他如同置身蒸笼之中。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始终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一丝不苟地进行保养工作,有时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物,仿佛能拧出一杯水来。

  为确保设备运转不间断,即使是深夜,他也坚持进行维修。当遇到强对流天气导致航标设施受损时,他总是迅速赶赴现场,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抢修。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精心维护保养,岛上的航标设备始终运转有序,从未出现重大故障。

  寒暑交替、风吹雨打,黄泽霖从未抱怨过辛苦与劳累。他默默奉献,任劳任怨,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航标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养护航标,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守护着一片水域的安宁与平安。

  笃学践行 创新突破的“赶路人”

  航标是小众行业,涉及众多稀有设备,既有进口精品,也有我国自主研发的杰作。这些设备均为国家在水上交通安全方面的重点投入,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技术要求极高。对于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黄泽霖而言,他深知自己的不足,但从未停止过追求卓越的脚步。

  经过32年的不懈努力,黄泽霖不断汲取新知识,锻造新技能,增长新本领。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对岛上各类航标的性能和运行状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步从一名基层实干者成长为航标业内的实操型人才,完成了从“老黄牛”式劳模到新时代航标工匠的华丽转身。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泽霖坚守在灯塔旁,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颗朴实无华的心,怀揣着一个简单的愿望:让航标灯永不熄灭,确保每一艘过往船舶都能安全航行。这份执着与坚守,展现了他对航标事业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

【黄泽霖】同名的人物

黄姓名人

身边好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