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华,男,1963年12月生,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大江口国有林场护林员。1981年,胡永华放弃城市优渥的就业环境,毅然回到大江口国有林场开始巡山护林之路。他常年以林场为家、以树林为伴,每天爬坡越沟巡山8小时以上。胡永华曾荣获“四川好人”等荣誉。
青春无悔 誓要守好绿水青山
1958年,南江县大江口国有林场成立,胡永华的父亲是林场的职工。胡永华4岁时便跟随父亲在各个林场巡逻,这里的一草一木伴随着他整个童年,他也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
1981年,父亲从林场退休,胡永华毅然放弃大城市优渥的条件回到南江。他接过父亲的“护林”接力棒,带着一床被褥、一个饭盒和父亲的话“一定把山守好,把林子管好”,成为了一名新生代林场人。
护林工作单调而清苦,但胡永华被父辈“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感染,立志要像前辈一样呵护南江这一片绿。随着科技的发展,胡永华这辈新生代林场人用上了北斗巡护终端,告别了过去“刀耕火种”的种林、护林时代,誓要更好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脚踏实地 诠释责任与担当
胡永华管护的林场叫“干松包”,有9526亩,而他驻扎生活的管护站距林场场部16公里,离最近的集镇50公里。这里气温变化大、多风干燥,条件相当艰苦。
起初,陪伴他巡林的工具仅仅是一根自制的登山杖、一个老式铁皮手电筒和一个棉麻背袋。虽然外面的世界在不断地发展,但这里的条件却没有太大改变,通信网络覆盖弱、供电有限、日常巡护靠双脚,冬季常常大雪封山、结冰、断水、断路。
尽管如此,胡永华依然默默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他一边巡护林场,一边学习森林防护、资源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等知识,还总结了一套独有的护林经验。参加森林防灭火扑救演练,他也是最积极、最专业的那个。胡永华所管护的林区内,乱扔烟头、随意用火,乱砍滥伐林木、乱捕乱猎野生动物、乱采乱集珍贵野生植物等事件从未发生过。
忘我工作铸就敬业本色
整个大江口林场共有干松包、九角山、沙河坝等8个管护站。40多年来,胡永华先后在5个管护站待过,无论工作地点如何变换,核心工作都是巡山护林。在别人眼里,“巡山护林”就等同于“游山玩水”,其实却并非如此。
“巡山”可不是随便走走,那是在没有路的大山里爬坡过坎,还要预防毒虫野兽的“袭击”;“护林”也不是随便看看,那是随时要防火、防盗采盗伐,还要时时留意病虫害对树木的侵蚀……
早晨,大山里云雾弥漫,没有炊烟,更没有人迹,只有胡永华攥着一弯镰刀行走在山林里。山路崎岖,杂草丛生,有的地方甚至连小道都没有,胡永华便用镰刀“劈”开一条“路”;累了,他就坐在石头上休息片刻;渴了,他就找一处山泉水解渴......一天下来,他步行距离就在10公里左右。尽管巡林是件“苦差事”,胡永华却总是咧嘴笑呵呵地说“保护好山林是我的责任,巡山护林是我每天的工作啊!”
2021年9月20日下午4时,正在巡山的胡永华发现林区不远处冒起了白烟。他心里一紧,一路小跑来到事发地点,发现是一名智力残疾者在烧火取暖。胡永华快速将明火熄灭,再三确认不会复燃后立即向林场报告了情况,之后又步行三个多小时,将智力残疾者送到附近的光雾山镇政府,才安心回到管护站。此后每每说起这件事,胡永华都心有余悸:“要是真的发生火灾,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也会给消防人员带来巨大的困难和危险。”
“我想做一辈子的护林员。”这是一句简单的话语,背后却包含了胡永华太多的汗水和心酸。如今,年近六旬的胡永华早已儿女双全且各自在县城成家,妻子也在县城帮助照顾孙子,一家人生活也算富足。而胡永华依然默默守着这片山林,到县城购买生活用品都是当天来回。面对妻子和孙子的挽留,他总是说“下次吧”,然后又返回林场。
大江口林场的树木更高、更密了,胡永华40多年来的光阴也刻进了这片树木的年轮里,他用默默守护换来了满山苍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