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男,汉族,1990年1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博州边境管理支队温泉边境管理大队哈日布呼边境派出所三级警长。从警以来,李柏始终怀揣赤子之心,一边卫国戍边,一边投身公益助学。他深知教育对农村孩子的重要性,从2014年拿到部队第一笔津贴起,李柏通过捐款捐物、结对资助等方式,累计帮扶困难学子100余人。李柏的善举也感染了身边同事,先后有多名民警加入“红十月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公益活动1300余次,帮助困难儿童、独居老人等群体。
从军从警 初心不改的戍边人
李柏从小立志从军,大学毕业后,他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军旅生活的向往,毅然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奔赴新疆,成为原新疆博州公安边防支队的一份子。在艰苦的边疆环境中,他从不叫苦喊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和工作中,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祖国的边疆。2018年,原公安边防部队退出现役改制转隶,李柏从军人转变为警察。身份变了,但他的初心从未改变。从“军民鱼水情”到“警民一家亲”,他始终心怀赤子之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扛起枪能保卫祖国,俯下身能帮助百姓”,这是李柏的真实写照。他深知教育对农村孩子的重要性,自己从农村走出来,上大学、当兵,生活才有了改变。因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从2014年拿到部队第一笔津贴起,李柏便开始了他的爱心助学之路。十年如一日,他从未间断,如今已累计帮扶困难学生100余人。
爱心助学 点亮希望的引路人
“李警官,小天高考596分,考上大学了!太感谢你了!”2024年高考成绩公布后,电话那头传来小天爷爷带着哭腔的感激话语。“要是没有你的资助和鼓励,小天早就辍学打工了,我们这个家也就没希望了。”小天的故事,是李柏爱心助学路上的一个缩影。
小天自幼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极为艰难。一场车祸让爷爷致残,奶奶又意外离世,小天几乎被压垮,一度想放弃学业。李柏得知后,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不仅在经济上支持小天,更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小天在给李柏的信中写道:“我会努力学习,回报社会,报效祖国,把您的精神传递下去。”最终,小天以优异成绩考入长安大学,完成了爷爷奶奶的心愿,也点亮了自己的人生。
李柏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最好方式。因此,他始终坚持“能帮一个是一个”,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点亮希望的灯塔。
公益传承 温暖社会的践行者
“李柏老师,我喜欢这个书包!”“快来和我们踢足球!”“你还会再来看我们吗?”……这是李柏在西藏日喀则市芒热小学开展公益活动时的场景。芒热小学海拔4700多米,高寒缺氧,条件极为恶劣。李柏刚到这里,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疼恶心、浑身乏力。但他没有退缩,为了圆满完成公益任务,他一直带病坚持,还和孩子们互动玩耍。此次公益之旅,李柏为学校捐赠了20余万元的生活学习物资,帮扶了多名困难学生。离开时,孩子们一下子围了上来,拉着他的手,抱着他的腿,清澈的眼睛里满是不舍。他们为李柏献上洁白的哈达,20米的路,他足足走了十几分钟。
李柏的爱心之举感染了身边的同事。40余名民警先后加入了他的爱心队伍,共同成立“红十月爱心志愿者服务队”。他们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开展帮助乡村儿童、资助困难学生、照顾独居老人、提供法律援助等好事实事1300余件,真正做到了“人民公安为人民”。
李柏说:“在公益这条路上,我只是一个小学生,做的事还远远不够。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学习和教育最有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我会尽自己所能,继续传递温暖和爱。”他的行动不仅改变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命运,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用爱温暖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