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男,阜阳市太和县三堂镇康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2022年获得太和县“最美村医奖”。李峰1983年参加赤脚医生工作,2007年~2010年在阜阳卫校进修,40年如一日坚守乡村医疗卫生事业一线,累计救治各类患者逾10万人次。
出身中医世家世代悬壶济世
1983年,21岁的李峰选择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康庄村成为一名赤脚医生。李峰的祖父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他的大伯和父亲都在三堂卫生院工作。父亲去世后,李峰的弟弟接班进入三堂卫生院,李峰作为长子,在康庄村卫生室一直干到退休又返聘至今。在李峰的影响下,他的女儿从阜阳卫校毕业后进入太和县原墙镇卫生院工作。
从医40年,李峰常常上门出诊,半夜出诊也很常见。2021年冬天的一天,李峰值夜班,时间已是夜间11点多,卫生室的大门被咚咚敲响,有村民说同村人服了农药。李峰急忙起床,背起药箱就往村民家中赶,他不顾严寒和天黑路滑,第一时间来到病人家中现场施救,最终为病人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服务疫情防控坚持不漏一人
疫情防控期间,李峰一直把抗击疫情作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主战场”,积极行动、深入一线、率先垂范。他严格遵守防疫规定,认真学习新冠病毒的防护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守护村民健康。
“我是医生,我必须要在一线。”这是李峰那段时间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作为全村年龄最长的村医,每天穿着隔离服深入居家隔离村民家中测量体温,询问、观察村民的实时身体状况。然而,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已经58岁,还患有严重的喉咙水肿,嗓子经常累得说不出话。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后,康庄村的18个自然庄共设置3个核酸检测点。每一次接到全员核酸采集任务,李峰前一天晚上就要准备4000千余人的试纸、试管。整个疫情期间,李峰累计在康庄村开展核酸采集数万次,用这个重复了数万次的“最美动作”,诠释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
自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李峰带领5名乡村医生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同时,通过测血压、血糖,详细询问疾病史、手术史、用药史、过敏史等,细心排查新冠接种禁忌证。
加强慢病管理守护村民健康
康庄村全村5686人,其中65周岁以上老人825人。全村高血压患者753人、糖尿病患者254人、精神病患者33人……这样一组动态变化的数据,李峰一直烂熟于心。因为从2008年开始,他每三个月就要对这些患者定期随访一次。
在脱贫攻坚期间,“健康脱贫”是党和政府交给卫生系统的一项救治任务。康庄村卫生室持续加强脱贫攻坚日常工作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对贫困户的扶贫手册、户档等信息做到细致无误,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解决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对康庄村865名贫困对象逐一帮扶脱贫。
如今,康庄村已经从脱贫攻坚转入乡村振兴的阶段,李峰在返聘的岗位上也工作了接近两年时间。他的咽喉水肿一直没有康复,却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他的愿望就是守护在村民身边,为他们提供最及时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