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名医风采 > 李尚发

李尚发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镇杨坝村卫生室医生」

  李尚发,重庆市巫山县官渡镇杨坝村卫生室医生。

  1981年,李尚发父亲突发疾病,病情危急,老中医孙宗祥赶来为父亲看病,并建议到镇上做手术。当时,李家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手术费,孙宗祥就垫付了李父的救命钱。

  这让李尚发很是感动,“那时,我就立志要当医生,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

  父亲痊愈后,在父母的支持下,李尚发拜师孙宗祥。

  “医者眼里只有病,没有贫!”学医时,师傅告诉李尚发,这句话,成了他37年的行医铁律。

  经过4年苦学,1988年,李尚发正式成为了一名村医。

  “救命铁骑”碾过37年冰霜雨雪

  杨坝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多,突发疾病时,李尚发的电话就是“急救热线”。

  2021年冬夜,村民齐友兴突发心绞痛,李尚发骑着摩托车在寒风中行驶3公里赶到,用随身携带的急救药稳住病情,又连夜联系镇医院转诊。齐友兴儿子含泪说:“要不是李医生,我爸可能就没了。”

  “李医生是我们村的‘活雷锋’,谁家有个头疼脑热,他随叫随到。”村民朱荣胡感慨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多年来一直由李尚发定期上门检查、送药,健康状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37年来,李尚发走遍了杨坝村所有村社,穿坏的鞋子一大堆,背坏的药箱十几个,骑坏的摩托车有8辆,累计行程超10万公里。

  村民感慨:“李医生的脚印,就是咱村的‘健康地图’。”

  “赊账本”里写满山村温情

  在李尚发泛黄的诊疗记录本里,夹着一沓特殊的“赊账单”:陈恢润欠143元,向文凤欠280元……

  37年来,李尚发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垫付药费超10万元,却从未催讨。

  “先救命,钱的事以后说。”成了李尚发的口头禅。

  村民杨永兰因患肝硬化需长期服药,李尚发连续10年为她垫付药费近万元。“他总说‘先治病,钱的事不急’,可我们都知道,他自己也不宽裕。”杨永兰哽咽道。

  在杨坝村卫生室,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锦旗,上面写的都是“妙手回春”“神医华佗”等。这些锦旗,不仅有本村村民送来的,还有其他村的。

  “看着乡亲们健康平安,我觉得这辈子值了。”李尚发如是说。

  “只要还能骑车,就要守好这座山”

  李尚发的奉献背后,是家人的默默支持。妻子杨永凤坦言:“家里大事小事都靠我,他连儿子高考都没能陪在身边。但每次看到村民对他的感激,我又觉得值了。”

  儿子、女儿受父亲的影响,也都从事了关于医疗方面的事业,这让李尚发深感欣慰,“看到后人也能为老百姓的健康出份力,我很高兴。”

  日前,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名单公布,李尚发榜上有名。面对荣誉,他淡然一笑:“这份奖是给所有乡村医生的。只要村民需要,我会一直守在这里。”

  李尚发还有诸多心愿,他希望能争取更多医疗资源,改善村卫生室条件,再培养两名年轻村医,等自己骑不动了,还有人能继续跑这条山路……

  2025年3月,荣获“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称号。

李尚发相关资讯:

  • 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 【李尚发】同名的人物

    李姓名人

    名医风采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