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刘菁

刘菁

「常德市鼎城区武陵镇滨江明珠小区居民」

  刘菁,今年47岁,家住常德市鼎城区武陵镇滨江明珠小区,是小区里公认的“孝顺女”。婆婆王利芝说:“十年如一日啊,难为她,又要照顾我们又要照顾孙女,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而我的儿媳,顶了一个半女儿。”

  结婚8年 丈夫意外身亡

  自从丈夫意外去世,计划生育政策只有一个儿子,失独的公公婆婆在随后的几个月,在当时居住的计委家属楼屋内每天都充斥着两位老人的哭声。一天,公公悲伤过度差点无法呼吸,她强忍着丧夫的悲痛,拉着公婆的手说:“爸妈,你们要倒下,这个家怎么办?虽然孩他爸走了,您还有孙女,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以后我来孝敬二老,下半辈子,我们一起过。”接下来的日子,除了每日不断安抚公公婆婆的悲痛,还要照顾年幼的女儿。再嫁,她的唯一要求是:能照顾前夫的父母和孩子。

  再次成家,一起孝敬公婆

  三年后她和女儿,没有搬出家,和再婚的丈夫黄立、公公婆婆住在同一个小区,悉心照料二老。2015年母亲因癌症晚期病危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照顾住院的母亲,同年公公因重度肺气肿肺衰竭也在第一人民医院重监室抢救,没日没夜的来回奔波,终于把自己也累病倒。她没办法只有向单位的领导申请请了三个月的假期,照顾老人和孩子。病魔还是夺走了母亲的生命。而昏迷一个月的公公从死神手中奇迹般醒过来,出院后每天输氧插呼吸机,生活不能自理,更不能感冒,只要呼吸困难,她和丈夫半夜起来都要送去医院抢救,除了照顾公婆还要照顾女儿的起居,每次住院都是家里医院来回跑。提起儿媳现在的丈夫黄立,婆婆立刻称赞:“老伴不能动是他到医院背上背下,平时有事帮着忙前忙后,没事来家里和我们唠唠家常,和亲戚关系都处理的很好,他人很好,对我两老都很好。”

  儿媳就是女儿,是我最大的依靠  2017年,计委老房要拆迁,如果要等回迁房至少要等上五年,只能先租房子,公公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婆婆也患有脑梗塞和甲状腺减退,如果自己先买房子了把公公婆婆丢开边,不住在一个小区,那谁长期打他们的招呼?第二天二话没说,就和丈夫商量,就买到一个小区,方便长期照顾二老。搬进新小区后,她总是想方设法给两老做好吃的,买衣服买药买保健品送去,看到老人开心,她也无比欣慰。小区里的邻居都说:“利芝,你媳妇女儿真体贴,什么事都能想得到,给你们买吃的穿的,隔三岔五变着花样逗你老两开心,你真是好福气”。婆婆每次听到就开心的合不拢嘴,经常和亲朋邻居拉家常,说女儿如何的孝顺。2018年婆婆因走路不稳脑中风住院,她下班后做饭送汤去医院,悉心照料,通过及时治疗,病情得到了缓解;2020年8月,婆婆又因头部剧烈疼痛,送去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被诊断为颈椎硬膜囊及颈髓受压伴腔梗,住院后治疗效果不明显;10月又因头部剧烈疼痛伴呕吐入院,医生说必须马上做颈腔开放性手术才能缓解症状,对于70岁的老人来说,这是个高风险手术,可不做头部只会越来越剧痛直至瘫痪,婆婆害怕手术失败,她陪在身边不断做她的工作才放下心理包袱,找人请医院最权威的手术医生主刀,5个小时的手术她全程陪在门外等候,手术做的很成功。手术后她又一次请假陪护在医院,白天帮她擦洗按摩接大小便,晚上疼醒了又用麻药帮她塞进肛门,连续招呼了几个日夜,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全天照顾,后期又给她请了专业的陪护。出院后因为要长期戴着固定夹板6个月不能活动,自己工作繁忙,可两老都需要长期照顾,她物色了能全天在家照顾的保姆,每天下班后便买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营养品送去。婆婆感动的说,虽然失去了儿子,可儿媳比自己的女儿还要亲,她是我们两老最大的依靠。十年如一日,10年前的承诺,她真正做到了。

刘菁相关资讯:

  • 2024年湖南好人
  • 【刘菁】同名的人物

    刘姓名人

    身边好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