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苏华,女,1986年8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七团十一连职工。冉苏华八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的公公,用瘦弱的肩膀撑起家庭“一片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美德。
坚守孝道 悉心照料瘫痪公公8年
2016年,冉苏华和丈夫结婚,丈夫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常年在外辛苦奔波,而公公瘫痪在床,又患有脑瘫,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身边基本不能离人,冉苏华便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公公的重任。
冉苏华对公公的照顾无微不至,每天为公公变着花样准备饭菜,让公公吃得可口、舒心。为了让公公躺得舒服、睡得安心,她把公公的被褥定时清洗晾晒,确保被褥干净整洁,防止老人长褥疮。为了避免公公长时间躺卧造成肌肉萎缩、皮肤溃烂,冉苏华每隔一两小时就会给公公翻一次身,擦拭身子。每次翻身,她都小心翼翼,先轻轻地将公公的身体侧过来,再在背后垫上柔软的枕头,让公公能保持舒适的姿势。擦拭身子时,她会不停地问公公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让公公用手势示意。在喂公公吃药时,她总是格外细心,把药片磨成粉末,再用温水调匀,一点点地喂给公公。有时候公公不愿意吃药,她就像哄孩子一样,耐心地劝说,直到公公把药喝下。
以身作则 成为孩子的榜样
2021年,冉苏华和丈夫迎来了新生命,儿子出生了,这不仅给她带来了喜悦,也增加了她肩上的担子。冉苏华一边照顾年幼的儿子,一边继续悉心照料瘫痪的公公。
孩子慢慢长大,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学会了孝敬老人,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妈妈端水、为爷爷端饭,成为冉苏华的小小帮手。“有时候看着孩子这么小就这么懂事,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但仔细一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应该怎么去孝敬老人,对他以后的成长也是一种帮助。”冉苏华感慨地说。
多年来,她操持家务,忙里忙外,没有一刻停歇。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冉苏华坚持了8年,2900多天。对冉苏华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他是我的公公,当一天儿媳妇,我就要照顾他一天,我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时,她总是这样诚恳又朴实地回答。
以善为本 热心帮助邻里
在2023年夏天,邻居李世英一家计划外出办事,家中的蔬菜、鸡和羊成了他们心中的牵挂。冉苏华在得知邻居的困难后,便主动伸出援手:“你们就放心地去外地办事儿吧,院子里的东西,保证一样都不会少!”李世英一家离开期间,冉苏华每天定时去照料那些蔬菜和家禽,她浇水、施肥、喂食。当邻居归来,家中不仅一切安好,甚至比离开时更加充满生机。
冉苏华家的对门邻居住着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干起重活来很是吃力。当老人日常生活需要帮忙时,冉苏华总是热心地伸出援手,无论是搬运蔬菜、米面油,还是冬天的煤块。
冉苏华的这些行为深深感染了周围的邻居,她不仅是一个难得的好媳妇,更是邻里和睦的好榜样。“我们都喜欢她。”邻居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