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利华,男,汉族,1980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与妻子梅兰芳同为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马家店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从医二十余年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从未完整休过一天班,对本村慢性病患者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对患者耐心细致。
夫妻俩每天都奔忙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路上,一同上下班,成为一道浪漫的风景线。2024年6月15日,“村医夫妻20年来每天一起上下班”的视频引发网友点赞,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文明网、扬子晚报等媒体刊发报道。荣获2015-2023年大豫镇优秀乡村医生,2017年如东县大豫镇优秀共产党员。
六千份健康档案
1998年,盛利华从如东卫校毕业,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从大概10年前,盛利华就开始详细记录每一位村民的健康状态,至今已有6000多份纸质档案,详实、完整地记录了每一位村民各个阶段的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各类信息,是非常宝贵的村民健康资料。盛利华坦言,建立健康档案可以让村民享受到连续、综合的健康照护,帮助医生系统地了解村民不同阶段的健康状况、所患疾病的诊治情况及病情变化,并对村民的健康状况做出综合评估,守护村民健康。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的改善,5年前开始使用电子健康档案,但纸质档案仍是重要基础与留存。盛利华说:“尽管档案信息化了,查询也方便快捷,但以前的就医记录还是很重要。给他们看病过程中,我虽然记得他们的健康信息,但还是会选择打开他们个人的健康档案,综合做出诊断,谨慎一点,总是不错的。”
田间地头的服务
2021年4月30日晚,大豫镇迎来了历史上罕见的暴雨飓风。当晚10点多,盛利华接到了村里的通知:“本村一农户家房屋倒塌,一名老人被埋,急需村医前来参与救援!”当时,大雨停电,路上已经交通中断,盛利华二话没说立刻拿上手电冒雨步行前往,协助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一同把老人从废墟中扒出来,并进行了现场急救处置。
2023年12月,一位村民骑电瓶车不慎掉入水沟中,头部受伤,来村卫生室求助。盛利华对村民的伤口进行消毒、包扎处理后,仍不放心,专程送他去大豫镇卫生院进行脑部CT检查,经检查后确诊为脑出血。得知老人子女都在外地,老伴身体不好,盛利华又主动将老人送去如东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并主动垫付了医院费,办好住院手续,还贴心地给老人买来干净的衣服、袜子换上,等到老人子女赶到医院,盛利华才悄然离开。
耳濡目染的传承
眼下,盛利华的儿子正在攻读医学专业。“我的岳父就是上一辈的村医,儿子受家庭的影响也学医了,这算是一种传承吧!”盛利华坦言,工作20多年来,曾有过多次转岗机会,但他和妻子都选择了放弃,“村里的很多老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我也放心不下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