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男,1988年6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新华中学化学教师。面对癌症,他隐瞒病情,坚持教学,术后迅速回归课堂。他爱岗敬业,把班级当家,关注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兴趣,开设拓展课,辅导学生屡获佳绩。他积极做好家校沟通,入户家访,组建研学导师团,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孙思老师以行动诠释教育真谛,用无私大爱书写教师华章。曾获天津市思政课一体化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克服困难 无私奉献
2015年,刚入职的他在体检中查出患甲状腺癌。为了不影响学生,他“隐瞒”病情,亲自带领学生完成了建班后的第一次社会实践,直到学生期中考试后才入院进行治疗。手术后仅1个月,他又回归课堂,为学生树立了坚韧不拔的榜样。虽然工作很繁重,又大病初愈,他依旧放学后义务给学生们补课,为的就是兑现和学生们每周1次课后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约定。
2019年冬天,孙思老师因一次意外造成脚踝韧带撕裂,那一年他带的是高三毕业班,因为所在的教学楼没有电梯,办公室和学生所在的教室又不在同一楼层,他决定将自己的办公地点移动到教室附近的区域,每天披着大衣在临时“办公室”完成了一个多月的备课任务。
爱岗敬业 以校为家
工作9年来,他总是把班级当成自己家来管理,时刻把学生的思想动态放在心上,每天中午和放学后成了他与学生们沟通的主要时间段,晚上八九点钟离开学校也是家常便饭。学科教学中,他注重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利用周六和寒暑假为对化学感兴趣的同学开设思维拓展课,每个假期从未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辅导的学生在中国化学会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银牌1枚、铜牌2枚,获省级赛区一等奖5人,二、三等奖20余人。他本人也获得了河西区“希望之星”“教坛新秀”、新华中学“十佳”班主任、“河西好人”等荣誉称号,2023年所带班级获校级优秀学生集体。
师生共情 家校共建
他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解决学生各方面问题的方法。每一次开家长会,他都欢迎家长利用会后时间针对学生情况进行个性化交流,许多次家长会都是离校最晚的老师。为了便于进行家访工作,他把所有学生的家庭住址在地图上进行标注,而且做到了全班100%入户家访。
在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下,他负责组建高一年级部研究性学习导师团,聘请了来自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社区的专家及基层工作人员,指导600余名学生组成132个研学小组,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学活动。所带班级中1人在2024年天津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入选2024年中国科协“英才计划”。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孙思老师行胜于言,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身教重于言传的教育理念,用对教育岗位的敬业砥砺着教师最美的品格,用无私的大爱奉献着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挚爱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