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男,1988年5月生,中共党员,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作业二班班长。身为电力检修人,王杰扎根一线16载,常年工作在高空中的超高压输电线上,参与各类大小抢修近百余次,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总是冲在最前方,为群众用电保驾护航。
潜心钻研 苦练本领强技能
2008年,王杰入职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送电工区,自此与高压输电线结下不解之缘。在日复一日的护航电能输送实践中,他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维消缺技术得到迅速提升。王杰工作的地点几乎都在几十米高的高压输电线上,本就位处青藏高原地区,外加面临高电压、高空作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但王杰从未退缩,各种艰难险阻的任务都能出色完成。王杰常说:“做好电网设备的运维管理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责任。”
2013年4月,海拔3700米的青海拉脊山上,750千伏拉宁线出现故障,电网平稳运行受到威胁。王杰临危受命,火速赶往现场。4月的拉脊山气温接近零度,虽然穿着棉服、戴着手套,但是刺骨的寒风还是击打着身体的每个部位。电网故障影响深远,王杰丝毫不敢怠慢,娴熟的爬向了高空中的故障线缆,此时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紧急抢修,王杰顺利完成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此刻他的脸、手冻得通红,衣服上都是冰碴,关节紧绷得僵硬,最后被队友搀扶着坐在车上休息。面对大家关切的问询,王杰淡然地一笑,很是轻松地说,“故障排除了,我没事。”
勇担重任 守护青豫绿电通道
2020年10月,王杰通过公开竞聘成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作业二班班长,负责330千伏及以上长达3484公里线路94条、8180基铁塔的运维检修工作。2021年6月,输电运维人员在巡视青豫线405号至406号塔档时发现地线有两处断股,若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线路故障,影响清洁能源可靠输送。王杰主动请缨,带领班组人员利用机器人首次完成青豫线带电消缺任务,保障了新能源输送大通道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了电能负荷损失和经济损失,为夏季用电高峰提供了可靠保障。
工作16年来,王杰勤勤恳恳履职尽责,积极参与青藏联网工程、玉树联网工程、果洛联网工程、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及其配套新能源输电线路等重大电网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为了更好地护航高原电能通道,他积极学习电网维护智能化理论和技术,熟练应用旁路带电移动安全作业平台及地线修补机器人,消除缺陷380条,其中危急缺陷295条,多供电量7938.85万千瓦/时;其中主导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故障抢修20余次,均以最短时间恢复线路供电。
开拓进取 立足岗位勇于创新
从做好搬工器具、爬水泥杆、登铁塔、带电更换复合绝缘子等基础工作,到成为生产技术“多面手”,王杰立足岗位,参与了多项专业创新实践。他先后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创新创效奖7项。由他牵头研究发明的输电线路电动接地线线夹、高压输电线路引流短接器等装置在青海得到广泛应用,这些设备的广泛应用,成功降低了运维操作的安全风险,有效巩固了本质安全,为电网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思之高远则行之稳健,在输电专业奋斗了16年的王杰,怀揣着忠诚与责任、创新与奉献,活跃在茫茫的戈壁沙滩,一路走来,是信念支撑他步履坚定、无怨无悔,也是信念促使他永不停止耕耘的脚步,他在新青海建设的火热实践浪潮中,迈得更稳,走得更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