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男,汉族,1982年7月出生,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17年被山东省卫健委选派至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开展支医工作,获得“优秀援青工作者”称号;2022年至2024年被国家卫健委选派至坦桑尼亚开展援外医疗工作,获得坦桑尼亚“JKCI援外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诚信载物修己以敬
参加工作后的王军,以勤勉敬业、技术创新传承着“诚信载物,修己以敬”的聊医人精神。他临床理论扎实,操作技术规范,善于总结思考,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症,尤其对儿童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目前他开展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以及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技术在聊城地区处于领先水平;他立足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受到领导、同事及周围群众的青睐。
扎根高原鲁青情深
王军作为2017年刚察援青医疗组长,充分尊重民俗习惯,与民族同事和睦相处。他到达刚察县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就深入到各个临床科室,全面真实地了解医院的实际业务情况,经相关部门支持,开展了刚察县第一例动脉血气分析检测,为急危重症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提供了依据,填补了医院该项技术空白。王军在协助内儿科主任管理业务工作的同时,还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及继续教育,协调疑难病例会诊、下乡义诊等工作,真正做到“援青人才走,技术留下来”,起到“变输血为造血”的效果。
逆行出征大爱无疆
聊城市人民医院与坦桑尼亚的情谊,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传承“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聊医人出色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2022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援外的接力棒送到了王军手中。面对年迈的的父母、忙碌的妻子、幼小的女儿,王军选择逆行出征,舍小家为大家、舍小爱为大爱,毅然决然地随第二十六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逆行出征。
王军所援助的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简称JKCI)负责收治来自坦桑尼亚各地包括东部非洲其他国家的心脏病患者。先心病介入治疗是王军所擅长的领域,JKCI虽然医院级别高,但设备器械缺乏,特别是介入器械,很多时候工作难以实施,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当我多方联系捐献两套PDA封堵器材,并顺利为两名患儿完成手术时,介入室的同事围着我载歌载舞,而患儿父母送来了自家种的木瓜和香蕉,非洲人的热情和真诚溢于言表,”王军说。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援坦期间,王军从基础的心导管检查入手,逐步带动当地医生开展了各种先心病介入手术,团队手术越做越精,让原本只有欧美团队到访才能完成的手术变成了常规手术,大家亲切地称呼王军为mjumbe(意为“上帝派来的使者”)。“在这种平民化的援助交流中,我们树立了中国医生的自身形象,更展现了咱们中国大爱无疆的精神。”王军自豪地说。
众志成城共抗病魔
2022年6月,王军妻子的查体报告就已经提示乳腺异常,本应3个月后复查的她,因为工作之余还要忙于照顾公婆和孩子,从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问题。2022年10月29日,是王军和家人一生中黑暗的日子,复查结果出来,王军的妻子确诊乳腺癌。初闻这个消息,还是院领导通知王军的,因为王军妻子已经泣不成声,想想远在万里之外援外的丈夫,疾病缠身的年迈父母、懵懵懂懂的年幼孩子,王军妻子不愿想、不敢想、不能想。为了解决援外队员的后顾之忧,省卫健委、市卫健委以及医院领导迅速成立了联合小组,在安抚王军妻子情绪的同时,克服诸多困难,第一时间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经多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王军的妻子转危为安。2023年11月,在中国援外医疗剧《欢迎来到麦乐村》的拍摄中,王军作为采访嘉宾满含热泪地感激说:“看到病床上手术完又进行化疗的妻子,心里的那种心疼和愧疚不知道对妻子如何表达”,“衷心感谢领导和同事,使得自己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援外医疗工作中。”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这就是一名儿科医生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坚守着“诚信载物,修己以敬”的聊医人精神的故事;这就是一名援外医疗队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