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四清,女,1966年4月出生,郴州市资兴市三都镇高桥墟村高桥组村民。11年来,谢四清为兑现对弟弟和已故丈夫的承诺,不离不弃照顾孤身一人的痴呆弟媳,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家庭,乡邻街坊无人不晓,无不称赞。2023年,获评郴州好人。她的感人事迹在红网时刻、学习强国、郴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小叔子离世,她挑起了照顾痴呆妯娌的重担
谢四清的弟媳叫谢香芝,患有精神痴呆性疾病,属于智力二级残疾,无法正常与人交流沟通,无劳动能力,2013年,小叔子因患重病离世,将无人照顾的弟媳托付给哥哥和嫂子。面对孤苦无依的弟媳,善良的谢四清与丈夫商量后,主动把弟媳接回家里照顾。从那以后,谢四清成了弟媳的依靠。家中大事小事、脏活累活,谢四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两个孩子、痴呆的弟媳,一家五口人,过着虽拮据却充实的日子。夫妻二人从未因为照顾弟媳的事情而争吵埋怨过。
每当弟媳发病,谢四清就带着她四处求医,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在谢四清的精心关怀和悉心照顾下,弟媳更加坚定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谢四清的爱心之举也深深感动了周边群众,街坊邻里亲切地称她“最美大嫂”。
即使生活再难,她也没有弃痴呆弟媳于不顾
2020年,谢四清丈夫不幸查出得了肝癌,为了给丈夫治病,她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债,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丈夫的生命。临终前,丈夫交代要兑现对弟弟承诺,好好照顾弟媳,谢四清向丈夫保证:“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弟媳,我一定会好好地照顾她的。”
丈夫的离世让谢四清深受打击,加上沉重的债务,谢四清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扛起照顾全家的重任,谢四清强打精神进厂打工,拿着为数不多的工资既要养家,又要还债,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不论生活再苦再难再累,她都没有想过放弃照顾弟媳。为了尽快还清债务,她比别人更加卖力的干活,别人做一件产品,她能做三件,还时常利用空余时间做些手工活赚钱,她每天省吃俭用,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几年来都没舍得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穿。但每年过年都要给弟媳买一件漂亮的衣服,给弟媳做她最爱吃的煎糕皮。也正是她的勤劳与坚强,让她终于一点点的把债务还清了,日子也慢慢好转了。
十年如一日,把弟媳当亲妹妹一样照顾
由于厂里有要求,工作日不能回家,加上离家也比较远,所以平时谢四清就只能拜托村上邻里帮忙偶尔照看一下弟媳。但谢四清心里依旧放心不下,怕弟媳生病,怕她外出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每隔两天,谢四清就会利用下晚班时间,不顾疲倦骑着电动车走1个小时赶回家里,帮谢香芝洗澡洗衣服,打扫家务。虽然弟媳智力有些问题,但知道嫂子是为她好,对于谢四清的吩咐都会听话去做。
10余年来,谢四清悉心照料着谢香芝,尽心尽力,从没嫌弃和埋怨过她,11年的相依相伴,谢四清早已把谢香芝当成了自己的亲妹妹看待。由于长期辛劳奔波,谢四清显得尤为苍老和消瘦。曾有好心人对谢四清说:“你们还是把她送进敬老院省心。”可是,谢四清和家里的晚辈们没有一个同意的。在他们的眼里和心里,谢香芝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有人问过谢四清:“你长年累月的照顾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媳妇,这么辛苦值得吗”?谢四清说:“我和她一同嫁入这个家,也是一种缘份。这么多年,我早把她当成自己的妹妹来看,就算老了,我也还要照顾她。”身教胜于言传,在谢四清的教导下,两个孩子都很孝顺,等母亲老了,他们都会接过接力棒,继续照顾婶娘。 11年弹指一挥间,时间在她们每个人身上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们的容颜在慢慢变老,腿脚也变得不再利索,但唯一不变的却是那份朴实善良和强烈的家庭责任感。谢四清一家感动着村里人,说起她,大家都非常钦佩,赞不绝口。谢四清用她的朴实善良和强烈的家庭责任感,诠释了“孝老爱亲、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良好家风和传统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