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女,1987年生,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从事疾控工作十年间,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将防控疾病作为自己的使命。徐红坚信,只要宣传教育到位一点,健康危害行为会少一点;只要监测报告及时一点,疾病就能尽早发现一点;只要防控措施科学精准一点,防控代价就能少一点。
她瘦弱的身躯里跳动着一颗柔软的心,却蕴含坚韧的力量,刚柔并济,坚守在疾病防控一线,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她无所畏惧,始终战斗在防艾最前线,成为患者信赖的“知心姐姐”;她坚守职责,才下手术台,就上新“战场”,投身抗疫一线,彰显巾帼风采。
耐心细致 做患者的知心姐姐
在疾控中心工作的前七个年头,徐红一直是在性病艾滋病防制岗位,主要工作就是做好艾滋病病例报告、病例随访管理、高危人群干预等,那时的徐红有一个称号——知心姐姐。
性病艾滋病防制科设有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随时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一次上夜班时,凌晨两点,徐红接到一个高中毕业生打来的咨询电话。电话里,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哭腔,紧张又无措。他告诉徐红自己在高考后发生了一次高危性行为,后经检测发现感染了艾滋病。他很害怕,也不敢告诉家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徐红耐心地开导他,告诉他艾滋病病人信息的保密制度,目前国家对艾滋病病人的治疗、救助和关怀政策,鼓励他要积极治疗,艾滋病病人能像正常人那样学习和生活。自那之后,徐红常常会联系这个男孩了解情况并耐心开导。他最终从阴影中走了出来,积极面对生活,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他还多次参与徐红和同事们组织的同伴教员活动,协助开展防艾宣传工作。
疫情防控 冲锋陷阵守在一线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当时,南宁市进入一级响应状态后,担任性病艾滋病防制科副科长的徐红刚刚完成骨折愈合内固定取出手术。然而,伤口还未完全愈合的她毅然立刻回到工作岗位,积极加入战“疫”。
很快,徐红被分到了疫情分析研判组,主要负责新冠疫情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等工作,一做就是三年多。
在参与新冠疫情防控的初期,她深切感受到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徐红决心站在传染病防控工作最前沿,扎根在疫情防控一线。
参与新冠疫情防控以来,徐红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只为了能第一时间接听信息,及时响应。三年多来,几乎每一个假期她都在值班值守。
2021年,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徐红在参与现场流调处置、疫情分析研判的同时,还担任南宁市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兼联络员,组织专家开展调研、讨论,对疫情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提出防控建议。2020年以来,她独立完成疫情分析报告100余篇,参与该市疫情防控专家组分析讨论会50余次,参与了近100条防控建议的讨论和撰写,为疫情防控指挥部决策部署提出自己的建议。
2022年,变异毒株出现后,为做好南宁市疫情防控,需成立流调特勤队24小时在单位值班值守。徐红再一次主动报名,顺利成为第一批特勤队队员。
增强本领 提升公卫专业技能
2020年转岗到传染病防制科后,徐红主动学习,积极参加广西首届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GXFETP)培训,因学习表现优异被评为优秀学员。
日常工作中,她时刻牢记学中干、干中学的理念,认真处理每一起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30余起,并及时总结经验,将2021年处置的某幼儿园一起手足口病暴发事件形成案例,参加广西医科大学举办的“广西首届公共卫生教学案例大赛”获优秀奖。
2021年以来,徐红又担任了广西医科大学和右江医学院实习生带教老师,广西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第三期和第四期学员的现场实践带教老师,为学生传道解惑,指导学员开展疫情分析和暴发疫情处置,学习传染病防控相关的采样、监测及现场调查处置知识,提升公共卫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基层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和指导,共参与市-县-乡(镇)多级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传染病防控技术知识培训30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