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云,女,土家族,1974年11月生,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西门社区四方井小区居民。2000年,杨翠云从上海务工回到龙里,和丈夫一起开了一家理发店。24年来,虽然历经店址搬迁、物价飞涨,但杨翠云的理发店仅涨过1次价,且价格也只是从3元涨到5元。不少老顾客也曾劝杨翠云涨价,但她认为每个人都很不容易,只要不亏本,就会一直坚持做惠民理发服务。
24年 初心不变
2000年,27岁的重庆姑娘杨翠云与丈夫潘树益从上海回到贵州,为了生计,他们尝试过卖衣服、水果、早餐等多种工作。一天,他们得知一间理发店门面正在转让,由于杨翠云在上海学过理发,他们便鼓起勇气接手了这家店。从那时起,杨翠云的理发店开始营业,最初只收3元,后来经过一次调整,涨到了5元。
这家5元理发店最初位于龙里县火车站附近,2021年3月,搬迁到了四方井小区。幸运的是,新店址是杨翠云自家的房子,省去了房租开销。
尽管换了新地址,理发店的生意依旧兴隆。杨翠云凭借精湛的手艺、实惠的价格以及她热情友善的性格,赢得了顾客们的喜爱。她的理发店口碑极佳,老客户稳定,新客户也源源不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顾客”都变成了“朋友”,街坊邻里路过时都会与她热情地打招呼,或是到店里与她聊天。
家住四方井小区的王福昌就是杨翠云理发技艺的忠实粉丝,他表示:“在她还没搬到四方井的时候,我就在她那里理发。现在她搬过来了,就更方便了。就算不去理发,我也会来她这里坐坐,聊聊天。”杨翠云的理发店在顾客们的口口相传中,生意越来越红火。
24年 感动常伴
物价飞涨、成本不断增加,不少老顾客曾建议杨翠云涨价,但她总是婉言拒绝:“我这理发店已经开了24年,绝大部分都是老顾客。我明白现在大家赚钱不易,只要能维持生计,就不会涨价。这也是为大家服务的一种方式。”
杨翠云的理发店虽小,却五脏俱全。几平方米的空间里,一面镜子、一把理发椅,虽无华丽的招牌和门脸,却总是吸引着络绎不绝的顾客。无论是县城的市民,还是县内其他镇的人,都慕名前来。店内常常坐满了人,甚至有时客人还需在店外等待。
就读于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初二的学生苏永鸿,是杨翠云的忠实顾客之一。他已经在这里剪了5年的头发,从小时候由外婆陪伴,到现在自己独立前来,杨阿姨的理发店已经成为了他童年的美好记忆。他说:“我习惯在杨阿姨这里剪头发,喜欢她为我设计的发型。”
除了等待顾客上门,杨翠云还会主动为行动不便的顾客提供上门服务。“有些老人行动不便,还有在医院住院的病人也想理发,只要他们找到我,我都会上门为他们服务。”她笑着说,“上门理发的价格同样是5元,我始终不涨价。能帮助到这些出行不便的人,我心里也感到宽慰。”
在杨翠云的理发店,温情和人情味交织在一起,让这条老街老巷充满了烟火气。她表示:“虽然有时候也会觉得累,但每当看到这么多顾客在等我,我就又有了动力。我会继续经营这家理发店,直到我做不动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