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1997年12月,来自安徽省六安市,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广西师范大学19级美术研,在笔者长期的艺术创作中,痴迷于宋代西蜀园林文化。古人对成都平原水系的改变可以追溯到大禹时期,《禹贡》记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古蜀鱼凫时期,古蜀人在三星堆还引水入城,也是当时水利建设比较成熟的标志。春秋时期,杜宇命开明为相治理水患,“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秦统一巴蜀之后,命蜀守李冰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工程,“穿二江成都之中”,进一步改变了成都平原的水系面貌。汉唐宋时期,历代蜀守在先秦水利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开凿人工水道,最终形成今日之格局。古代成都城区园林主要分布在城西和城东区域,这与成都城市地理环境紧密相关。成都园林大多沿锦江而建,城西和城东区域河网池沼密布,为园林建造创造了自然地理条件。杜甫有诗“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刘禹锡有诗“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以出资修建者为准,可以分为官方园林和私家园林;以园林形式为准,则可划分为官派园林和祠庙园林;以园林景观为准,则可大致划分为城西河池花木类园林,城东登高远眺类园林。宣华苑是五代、宋时期成都最为著名的园林景观。宣华苑具有极高的美学地位,对当代艺术创作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