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严奎,男,1955年9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房山区司法局退休干部,北京市“五老”法治工作团成员、房山区“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他常年利用业余时间走进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地,为13.8万人次带去生动实用的普法课程。退休后专门从事普法宣传,创演“老姚说法”等系列短片,并通过互联网普法,使十余万网民获益。曾获“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劳动模范、“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线上线下同发力 做人民的普法宣传员
姚严奎一直坚持奋战在为大众普法的路上,从偏僻的村落、繁华的广场到青春的校园和忙碌的工厂,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有一次,姚严奎到山区普法时,遇到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求助,两个儿子因家中财产纠纷持续十几年,不履行赡养义务,老人没有生活来源,生活得十分艰难。姚严奎说“老人家,我一定帮你解决养老的难题。”老人听后眼含热泪,拉着他的手久久说不出话。姚严奎让村主任把老人的儿子、儿媳们都请来,严肃地对他们说“不孝敬老人十几年,可以告你们遗弃罪,要被法律制裁的。”这句话震醒了他们,之后姚严奎融情于法,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地逐一劝说,解除了他们之间的疙瘩,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两兄弟都表示要好好善待母亲,为其养老送终。姚严奎随即起草了一份赡养协议书,并当场让他们过目签署,连续十几个小时的调解工作持续到了半夜。当老人拿到第一笔赡养费时,双膝下跪、泣不成声地感谢姚严奎。他赶忙扶起老人,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可不敢受你的大礼啊,能用法律知识帮你解决问题我很高兴,很自豪!”此后,姚严奎又在全村的普法课堂上以案说法,让村里人都认识到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还教会村干部调解家庭纠纷的技巧、起草签订家庭协议的办法,在全村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的新风尚,村里人见到姚严奎都竖起大拇指。
除了开展线下普法,姚严奎还积极参与各类线上公益普法工作,退休后他自学视频剪辑制作普法短片,他将遗嘱公证视频编辑成动画教学片,在房山区500多辆公交车电视上播放,每天约15万人次观看。2021年至今,姚严奎还参加录制了由区司法局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民法典《老姚说法》系列抖音普法短视频,目前已制作播出56期,“北京房山”抖音平台播放量已逾17.5万次。 普法调解两手抓 化身百姓纠纷化解员
在开展普法活动的同时,姚严奎也经常为百姓化解矛盾纠纷。2024年春节刚过,姚严奎接到一位村民的电话问:“我家去年受暴雨影响需要翻建房,邻居不给签字,村镇不批,怎么办?”。这时,村干部也抢过电话问,“按照文件,我们进行了公示,可邻居不同意就无法得到镇政府批准,村里怎么办?”。姚严奎意识到,及时依法化解纠纷,防止矛盾激化是当务之急。他立即赶到了村委会,从认真研读农村宅基地房屋翻建相关政策入手,和村干部、村民一起逐字逐句分析建房的审批标准及流程,使他们了解了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化解了一起矛盾即将激化升级的邻里纠纷。
后来,姚严奎了解到,该村所在的周口店镇还有其他类似村也存在宅基地纠纷及相关审批问题,为提高村镇干部对相关政策文件的统一认知,他向镇里建议开展全镇普法宣传活动。根据《民法典》和当地相关政策,为全镇的机关干部和各村宅基地专管干部宣讲了《民法典与村镇治理常见的法律问题》。同时还参与该村《村规民约》的论证修改,并在全镇25个村进行推广,收到了可喜的效果。2024年3月,北京电视台还对姚严奎进行了专访,称他为普法“不老松”,对他进行了专访,希望用他坚持普法的精神带动更多的人。 关心关爱下一代 法治光芒照童心
在普法工作中,姚严奎还深深感悟到,法治思想要从娃娃抓起,并以此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3年12月,他被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聘为市“五老”法治工作团成员。结合校园霸凌、交通安全等社会热点向3000名学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把枯燥难解的条文变成了孩子们能够理解的生动图像。授课之余,他认真聆听孩子们的困扰,耐心解答孩子们的疑问,教会他们用法律这个最有力的武器保护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