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建良,男,中共党员,主任中医师,无锡市名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无锡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0年被评为无锡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02年被评为无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0年至2003年连续三次被评为“无锡市十佳医生”,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7年获得中华医学会颁发的“人文医学荣誉奖”,曾多次获得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市卫生系统“十佳共产党员”、当选为市十二次党代会代表,2012年当选为无锡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获得“无锡好人”称号。
医非仁爱不可托 非廉洁不可信
医,仁术也。自二十余年前踏上漫漫从医之路,尤建良对病人始终怀有着一颗仁爱的心。无论病人是何种身份,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他都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真诚相待。在肿瘤科工作过的同志都知道,尤建良下药开方从来都是从病人的角度来思考,能用便宜的药决不会用贵重的药,他常说:“适宜病人的就是最好的”。面对红包、回扣的诱惑,他丝毫不为所动。他坚信,如果贪图这些蚁利,那就永远成不了一名好医生,因为患者心中自有一把丈量的标尺。
有一次,尤建良到常熟为一位患者会诊,离开前病人家属偷偷往他包里塞了2000元现金。回家发现以后,他顾不得疲劳,又立即乘车返回常熟退回了现金,使病人和家属深受感动。有位60多岁的肾癌广泛转移的患者,原在法国生活,国外医院对他的病情已束手无策,不甘坐以待毙的他回到了家乡无锡,在尤建良的治疗下病情有所好转,家人几次重金酬谢,但都被尤建良婉言谢绝。这位老华侨感动得连声说:“在祖国能碰到这样的好医生,真是我的幸运啊!”正是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肿瘤科成为了党风行风的净地,成为了廉洁行医的标杆和旗帜。”正是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肿瘤科成为了党风行风的净地,成为了廉洁行医的标杆和旗帜。科室先后荣获全国“学习型班组”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江苏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江苏省“巾帼示范岗”、无锡市“学习型班组示范点”、无锡市“巾帼示范岗”、无锡市卫生系统“十佳文明示范窗口”等荣誉。
人身疾苦 与我无异
尤建良常说,“工作是我最大的快乐。” 二十多年来,他践行着自己的誓言,日复一日默默辛劳付出,几乎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休闲和娱乐。作为全市著名的肿瘤专家,每次专家门诊他都要马不停蹄地诊治80多个病人,每月的门诊量达到1000人次以上。常年超负荷的辛苦工作,尤建良却很坦然,他只说:习惯了。面对病人的信任和期盼,他感受到的是责任。看他上门诊,总有一种心灵触动的感觉。每到他专家门诊的时间,诊室外总是等候着很多的病人。他经常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时实在太累了,就起身洗把冷水脸,再接着看,常常是晚上七、八点钟他的诊室还灯火通明。为了让尽可能多的患者得到治疗,他经常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顾不上理发,聚会、娱乐、出游更是成了几乎难以实现的奢侈的事情。对尤建良来说,多诊治一个病人就多一份希望,与病人的生命相比,自己辛苦一点实在算不了什么。
有一次,尤建良在上班途中不慎跌倒,导致髌骨骨折。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理应好好在家休养才对。可想到那么多的病人等着他看病,无论家人、同事和医院领导怎么劝说,他都不肯休息。由于绑着绷带,拄着拐棍,行走不便,他的妻子只好每天开车送他上班,有时,为了方便第二天上班,他干脆就住在医院里。下肢骨折需要抬高患肢,长时间的坐位使他的膝盖肿胀严重、疼痛剧烈,可是在患者面前他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适,只是用冷毛巾擦一下额头的汗珠就继续为患者诊治。直到三个月后腿伤基本痊愈,他都没有额外休息过一天。在尤建良的人生词典里,责任始终是他的首选。
医之为道大矣 医之为任重矣
尤建良深知,作为一名医生,能为病人解除病痛是最根本的职责。多年来,他悉心钻研,博采众长,对学术的钻研丝毫不敢懈怠。他和他的恩师肿瘤专家赵景芳一起推广完善“微调平衡治癌理论”,运用中医理论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抗肿瘤转移、复发。他尤精于超声引导下中药介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肝癌,在中医治疗胃肠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方面有独到疗效。他独创的“隧道抑癌疗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开辟了肿瘤治疗新领域。2004年,历时三年完成的12万字学术著作《中医微调治癌法》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震动。2005年,他所撰写的13万字的学术著作《中医微调治癌原理》由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发行。
几十年来,尤建良对医术的钻研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结束了一天繁重的工作,回到家里他就忙着写读书笔记、查找科研资料、了解学术动态,往往顾不上休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随身总是带着一本小本子,时不时会拿出来记录着什么,本子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读书的心得、治疗的体会、学术的疑问。这样的小本子他已经记了好多本,他视若珍宝,时时翻阅,不离不弃。正是靠着钻研和勤奋,尤建良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累累的硕果。
多年来,经过尤建良妙手施治得以延续生命的病人难以计数。有一位患晚期胸腺癌伴广泛骨转移的患者,送入院时已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尤建良接手治疗后,迅速实施救治。三天后,病人撤去了呼吸机,五天后,病人可以下床行走。据已知的报道,这样的病例存活期一般不会超过半年,而患者现已高质量地生活了三年半。家住梅村的姚老太,被诊断为食管下段恶性肿瘤,因无钱手术,就靠尤建良的中药维持基本治疗。口服中药三个月后,姚老太进食的梗阻感就奇迹般的消失了,病人食量大增,至今还安然健在。像这样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患者还有很多,而尤建良也因此获得了“神医”的美誉。
辛勤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鲜花和掌声纷至沓来,但尤建良从不敢懈怠。认认真真行医,老老实实做人,是这位纯粹的医者平凡而又崇高的理想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