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女,1970年7月生,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溪背坪村村民。自2010年以来,张海霞的家公、丈夫、家婆先后突发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三位亲人的身体逐渐好转。张海霞用客家女性骨子里的坚韧不拔、刻苦耐劳、勤俭朴实和乐观豁达,默默支撑起了整个家。张海霞曾获“广东好人”“梅州好人”等荣誉。
以勇敢之姿直面苦难
张海霞的家庭虽不富裕,却算得上是幸福的家庭,一家人和睦相处,从未发生过矛盾和摩擦。可好景不长,2010年,她的公公突患脑梗,从此瘫痪在家,生活不能自理,连吃饭都要人喂,夫妻二人便一同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瘫痪病人最怕的就是生褥疮,张海霞便不分昼夜地坚持每天给老人翻身五六次,每隔几天就用温水把老人的周身擦洗一遍,端屎倒尿,不嫌脏,不嫌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
不幸接踵而来。2014年7月,张海霞丈夫林力河也突患脑梗,家里的经济支柱倒下了,所有担子一下全落到张海霞一人身上。麻绳专挑细处断,2015年,张海霞的婆婆也突患脑梗,病情更为严重,张海霞一人要承担起照顾三人的重任,虽心力交瘁,但她依旧把整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用孱弱之躯尽心服侍
张海霞虽有一儿一女,但女儿已外嫁,也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和打理,儿子在外工作,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才能回家一趟,均无法为家里提供过多的帮助。张海霞用她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常人无法面对的压力,她说再苦再累,自己也不能放弃这个家,只要她在,家就在。这些年来,她辛苦持家,言传身教抚育儿女长大成人;她侍奉公婆,端水送羹、洗脚擦身,无微不至;她对丈夫轻言细语,体贴入微。
虽然已年过半百,张海霞依旧每日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地里的农活、照顾家中的公婆和丈夫。张海霞说:“即便自己患严重感冒也要硬撑着起床做饭,她不能委屈了家里的公婆和丈夫。”经过她日复一日地悉心照料,瘫痪了十几年的公公现在已经可以坐起来了,丈夫从要人喂饭到现在能下地走路,逐渐恢复自理能力,婆婆精神也好了很多,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用真情诠释孝老爱亲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许多人并不相信张海霞会坚持下去,但她用无私的付出撑起家庭的重担,鼓舞家人与病魔抗争。她的事迹就像小巷里的更声,平淡而悠远,诉说的是绵绵延延的亲情在历经岁月锤炼后的厚朴和甘醇。
张海霞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但她热爱生活、孝老爱亲,与邻里和睦相处,用实际行动传递了中华民族善良、孝顺的传统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