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燕,1965年出生,乳山人。在1992年经人介绍,与乳山海阳所镇宋钦军结为伉俪,结婚后一年便有了一个儿子。一家三口同很多幸福的家庭一样。1996年5月,丈夫宋钦军在威海执行任务时发生意外,送到医院经奋力抢救,才保住性命,但基本变成一个植物人。张红燕辞去工作,专心照顾丈夫和孩子,但生活也异常艰难。他四处筹钱为丈夫治病,照顾年幼的儿子,自己却因长时间缺乏营养和过度劳累,落下了一身病,几次晕倒在地,见到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落泪甚至劝她放弃,对丈夫、对家庭,张红燕用爱坚守、不离不弃,这位普通的军嫂,丈夫把青春献给了国家,她却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丈夫。
用爱坚守 不离不弃
1996年5月的一场飞来横祸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宁静,丈夫宋钦军在威海执行任务时发生意外,当时血流一地,不省人事,送到医院经奋力抢救,才保住性命,但基本变成一个植物人。这个晴天霹雷,让张红燕心如刀绞、悲痛万分,面对不省人事的丈夫,看着刚满三岁的儿子,张红燕决定辞去工作,专心照顾丈夫和孩子,从此开始了她异常艰难的生活。
由于夫妻两边的父母都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没有人能帮上忙。由于经济原因,张红燕也请不起护工,照顾宋钦军和孩子只能靠她一个人。她白天忙做饭、洗衣服,照顾宋钦军大小便,晚上一手护着宋钦军的头,一手护着儿子。为了能让宋钦军的病好起来,她想尽一切办法给宋钦军增加营养,听说海参有营养,从得病开始一天一支,牛奶基本当水喝,也经常买一些其它的营养补品,有点儿好吃的首先给钦军,儿子吃到的都很少。那时三人的生活费只靠钦军的不足两千元工资,张红燕一方面向亲朋好友借点钱,另一方面自己省吃俭用。听说中医按摩能帮助恢复体力,她跟人家简单学了学,借了本书,就回家每天坚持上下午各一小时给宋钦军按摩。由于她的精心护理,钦军身上不仅没有一点褥疮,体重还增加了十多斤。但她自己身体却由一百一十斤瘦到不足九十斤,因长时间缺乏营养和过度劳累,落下了一身病,她有胰腺炎、腰间盘突出、关节炎等,曾几次晕倒在地,有时走楼梯都是爬着走,见到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落泪,但她一见到钦军和孩子立马控制住感情,装得跟个好人似的。
她的亲朋好友包括男方的父母,都劝她“放手吧,如果再这样,你会累死的”。但她从没有动摇过,总是说,“我还行,但钦军离开我一天都不行”。她从未放弃、多地求医,先后到北京天坛、青岛山大、潍坊等医院求医,于2012年3月住进了青岛九七一医院。
住进九七一医院不久,钦军因经常发高烧、呼吸困难,有时吐痰吐不出来,脸憋的通红,她就口对口帮助往外吸,每时需几十次,有时甚至需上百次才能吸完。经过一段时间,用嘴实在吸不出来,改为吸痰机,但由于肺部功能基本丧失,吸痰机也吸不出来了,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做割断气管的手术。手术后,呼吸问题解决了,但吃饭只能打流食。打流食就是在鼻子里放一根管,吃的食物从鼻管进入胃里,喝牛奶还行,其他食物均需打碎。刚开始打流食,打不进去,她只能用身体顶着后背,衣服常常都被顶破,打一次流食就像打一场仗似的。宋钦军经常发烧,一发烧二十四小时不能离人,为了降温,他身下垫着冰毯,腋下夹着冰块儿。
尽管如此精心照料,丈夫的生命危险还经常向她挑战,九七一医院先后六次下了“病危通知书”,每当这时她都恨不得给医生跪下,乞求医生用最好的药救钦军一命。有些贵重药,如比阿培南、白蛋白等需自费,但她再困难,也坚持用。好在老天有眼,六次病危,钦军都躲过一劫。就这样一照顾就是23年,这个弱女子发扬了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军嫂精神,用情和爱,用苦和累,挑起家里的重担,谱写出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华美乐章。
九七一是个部队医院,张红燕的事迹不仅传遍了九七一医院,也传到部队领导和昔日的战友那里,前来探望的领导和战友无不为之感动。部队领导高学锋曾说,“我一辈子最佩服的女人有两个,一个是我妈,一个就是张红燕,她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一个在病床躺了二十多年的军人,她吃的苦、受的累、她的情、她的爱,值得我们所有军人向她敬礼!”
谆谆教导 流露浓浓爱国情
如今张红燕的儿子也已经长大了,亲戚朋友都想让他在青岛找份工作,以便帮帮红燕,儿子也有此想法,但张红燕说,“你爸尽管军龄很长,但拿枪的时间很短,你还是接过你爸的枪当兵去吧!”现在儿子在部队是一名上士,想早点转到地方离她近点,她却说,“只有部队让你转业的份,没有你自己离开部队的理,家里现在一切都挺好,不用你操心,你安心服役就好。”为此,她儿子曾说,“我妈是世界上最难、最苦、最善良、最伟大的母亲,下辈子我愿意还做她儿子。”
张红燕,这位普通的军嫂,丈夫把青春献给了国家,她却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丈夫。她用心中那份执着与坚韧的爱面对生活中所有的苦辣酸甜,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