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男,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东永固村党支部书记、东永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张健自2016年返乡创业以来,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将一个经济落后村发展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张健曾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创业之星等荣誉。
“咱得让土地长出金豆子”
2014年那个深秋,在城市工作的张健回乡探亲。走在熟悉的村道上,却只见佝偻着背拾柴的老人和蹲在田埂玩耍的孩童。“脱水菜厂倒了之后,村里就剩不下年轻人了。”老支书的话让张健辗转难眠。望着家中泛黄的全家福,这个从西北农村走出去的汉子作了个决定:“我要回来带着乡亲们闯条新路。”
彼时的东永固村,集体账上余额少得可怜,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张健揣着积蓄走遍周边乡镇,发现惠农区的富硒盐碱地竟与宁夏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枸杞特性契合。“种枸杞!”他在村民大会上拍胸脯:“咱们的地不是不长粮,是要长金豆子!”
说干就干的劲头感染了大家。张健白天跑项目要政策,夜里啃农技书学种植。2017年春,1700亩枸杞标准化种植基地破土动工。“那天风沙特别大,张书记嗓子都喊哑了,还抢着扛树苗。”村民王有福回忆道。三年间,他们建起3500平方米加工车间,引进三条生产线,自主研发的植保机械让农药成本直降三成。
“科技才是新农具”
2020年枸杞丰收季,干果价格却遭遇“腰斩”。看着堆积如山的枸杞,张健在村部会议室踱步到深夜。“不能总当原料供应商,得让枸杞‘七十二变’。”他连夜联系兰州工业研究院,带着技术员在实验室熬了二十多天,终于研发出枸杞原浆饮料。
为了让产品走出去,张健在人才驿站的黑板上写下“三个引”计划:全职引进10名大学生,柔性引进5名专家,培养3名本土技术能手。如今,这里已聚集16名专业人才,获得5项国家专利。技术员小李记得张健常说的话:“手机是新农具,数据是新肥料,咱们要当‘数字农民’。”
深加工让枸杞身价倍增,但张健的“野心”不止于此。2022年,他带着村民建起全国首个枸杞主题儿童乐园,两公里观光小火车穿梭在红果绿叶间。“游客既能近距离观光接触枸杞,还能采摘鲜果。”生态餐厅负责人马秀兰介绍,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超11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万元。
“好日子是唱出来的”
如今的东永固,集体资产突破3000万元,去年给村民分红那天,文化广场排起长队。“我家六口人,领了八千多!”七十岁的李奶奶数着钞票,眼角笑出泪花。更让张健欣慰的是,村里回来了28个年轻人,“95后”电商主播小马把枸杞卖到了东南亚。
暮色中的枸杞加工厂仍灯火通明,张健检查完最后一条生产线,顺手扶正墙上的标语:“让每一粒枸杞都带着温度”。远处,新栽的枸杞苗正在盐碱地上舒展新芽,就像这个塞上村庄,在奋斗中绽放着炽热的红。
|